图书馆名著借阅率降低 “去经典化”阅读惹忧虑
www.fjnet.cn 2013-10-25 07:02 上官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10月25日电(上官云) 近日,据媒体报道,湖北省省图书馆新馆去年12月8日开放至今,文献借阅排行榜无一经典名著上榜,读者更爱“快餐文学”。 其实,名著阅读率降低不只是体现在图书借阅率上,“书店名著打折销售”、“《红楼梦》列‘死活读不下去’图书榜首位”等消息也一直出现的大家的视野中,虽然原因众说纷纭,但不容置疑的是,阅读“去经典化”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明显,这也引起了公众深深地忧虑。 “经典阅读”的远离:名著借阅率下降 据悉,图书馆名著借阅率降低并非仅仅出现在湖北省。中新网记者此前在走访兰州多所高校图书馆时发现,成排的经典名著上落着稀薄的灰尘。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告诉记者,现今“90后”大学生借阅图书,尤其是经典图书的概率逐年下降。 图书馆经典名著借阅率下降仅是阅读“去经典化”表现的一个方面。此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的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调查在网络走红,该调查对近 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 对此,有专家指出,读名著不只是读书。名著所关怀和弘扬的,是具有永恒性的东西。而现在电子阅读的兴起、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快阅读”“浅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传统名著的地位在逐年下降。 名著地位“式微”惹争议 莫言建议多读经典作品 面对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现象,不少网友的态度显得比较乐观,他们认为,阅读本身就有娱乐功能,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发达的时代,有人愿以阅读作为消遣就已经不错了。 与之相对的声音则指出,经典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读几本名著,而是事关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是一件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如果今天的人们拒绝阅读经典,无异于斩断了历史传承。 也有学者认为,一些名著与当代读者的“隔膜”同样值得关注。比如《西游记》,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叙事手法单调,情节营造重复,对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作者来说,显然缺少吸引力。《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所传达的某些价值观,带有明显的文化局限性,很难引起今天读者的共鸣。 对于现在的青年过于追求快餐式阅读、不注重中国传统经典阅读的现象,著名作家莫言并不赞同。他此前曾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了很多丰富的幻想成分,比如《封神演义》里面的千里眼、顺风耳、天听、地听,在现代科学里面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东西,这些作品可以开拓想象力和眼界。中学生可以读一些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还有西方的经典作品。 提升“经典阅读”地位应给予一定阅读引导 在当代,如何发挥经典著作的作用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日前,在文学报社和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共同主办的“人文精神再讨论”专家论坛上,山东省作协主席、作家张炜表示,阅读经典作品其实是人类进行的一种自我教育,它关乎人的内在成长和完善。经典文学作品更加显示了固有的审美强度和道德价值的深刻性,为我们在困乏的时代提供慰藉,在充裕的时代提供激励。 有专家对此观点表示赞同。他说,真正的经典作品应葆有生命力,不能仅是一种文化记忆,应当采取当代富有生命力的形式传承下去,实现永恒和不朽。这就需要按照时代的已经变化了的精神、心理、人情风俗来理解经典。 也有学者表示,学校或家庭应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阅读经典应给予一定的引导。虽然经典作品的文学魅力不可否认,但由于时代的隔膜,青少年阅读经典通常都是有困难的,包括在语言形式方面以及内容理解方面的困难。因此,需引导青少年了解经典的文化背景。比如读《尤利西斯》,就需要了解欧洲近代文学史,知道何谓意识流。所以,经典阅读最好有导读,掌握某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方法。另外,青少年读者在阅读名著时也应尽量选择感兴趣的作品,避免随意抓到某个经典就读,最后却读不下去。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