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聚焦财政科技资金使用

www.fjnet.cn 2013-10-23 19:46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数万亿元投入换来了什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聚焦财政科技资金使用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罗沙 韩洁 顾瑞珍)7年2.42万亿元,研发投入占GDP达到1.98%——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时透露了这样一组数字。他坦言,我国财政科技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存在诸多问题。

一边是数额巨大的科研投入和数不胜数的科研项目,一边是不尽如人意的学术和技术创新成果。在投入产出的背后,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

资金投入巨大,创新成果不显

2013年度诺贝尔奖近日陆续公布,中国科学家再次榜上无名。而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励中代表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3年来已有9次空缺。

奖项空缺的背后,凸显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

5%,是全国人大一份调研报告中标出的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重。

与此对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姚建年提出了经合组织的最新数据:美国是18.97%,英国是11.29%,韩国是18.18%,日本是12.27%,俄罗斯是18.10%。可见,国外科研投入比例明显较高。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创能力,实现可持续创新驱动的根本。”姚建年说,我们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迟万春表示,如果将相当的精力投放到来钱快的项目上,沉下心来搞基础研究的人数比例就会逐年下降。

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并不乐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显示,我国每篇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平均6.92次,而这一数据的世界平均值为10.69次。

合理使用经费,应该制定办法

“吃喝拉撒睡,都能靠经费。”记者从有关的审计报告中看到,科研经费“扩大用途”“挤占挪用”现象在一些单位司空见惯。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了两个“愤怒”。

这些“恶性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全国人大代表陈爱林说,我国科研人员工资水平不高,“科技项目承担单位为了提高人员待遇,就利用科研经费变相发补助。”  “一方面,有的科研人员认为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合理报酬,对科研经费打起了主意。另一方面,有的单位对科研经费报销监管不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说。

“在科学研究上,我们不能怕养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说,“在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上,国家财政要舍得花钱、舍得养人,让潜心科研者的生活可以达到合理水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震表示,对于科研项目结余经费收回制度应仔细斟酌。“一个项目的钱有可能花不完,但为了不被收回于是想办法花掉,反而不利于资金合理使用。我认为应该制定一个结余经费使用办法。”

专家表示,应该加快深化科研领域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真正体现科研人员的贡献和实绩。

体制机制滞后,亟待进行改革

“一个玉米项目,涉及科技机构就多达300多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直言当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多部门都有科技管理职能,纵横交错,重复交叉。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彭森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重大科研项目多头申报,资金存在大量分散、重复和浪费现象。“有的项目在农业部拿到一笔钱,在科技部又拿到一笔钱,自然科学基金可能再拿到一笔钱。”

“学者为‘要经费’争抢课题,项目组为‘花经费’巧立名目,管理者则靠‘批经费’以权谋私……”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元说,目前这种以课题组为中心的科研立项模式弊端明显,亟待进行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李霞说,现在一些高校科研经费主要靠教师拿项目。拿多少项目(经费)成了评价高校及科研人员的标准,对创新贡献反而关注不够。“由此造成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谓的科研上,整天忙于写论文、发论文、拿项目,在教学上用心不够,助长了急功近利。”

她建议,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适当加大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益行业的稳定性经费投入。

据分析,多头的科技管理缺乏统筹协调,以及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导致了科研人员忙于争夺项目和经费,研发的产品也往往不能共享,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科技创新。

“现在的主要矛盾或许不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体制机制如何让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昉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问题。”

  • 责任编辑:陈颖  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