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加快推广机收再生稻 破解发展“瓶径”

www.fjnet.cn 2013-10-15 12:04  黄献光孙贤迅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尤溪10月15日电 (黄献光孙贤迅)中国农业部专家组连日来在福建尤溪、龙岩等地对“再生稻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测产验收,尤溪麻洋村128亩示范片全年平均亩产1317.77公斤。这是该示范片连续14年平均亩产超1.3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节本增效,能让有限耕地多产粮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再生稻技术,近年却出现推广面积逐渐萎缩的现象。农业部规划到2015年中国推广再生稻1500万亩,但2013年中国只种植再生稻846万亩,比1997年1125万亩还减少25%(279万亩)。重庆市1988年种植再生稻350万亩,如今降到150万亩。广西由上世纪90年代的70万亩,降到目前10万亩。

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劳动成本快速上涨、耕地面积锐减的双重压力,再生稻发展受到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劳动力短缺的三大因素制约。如今,对再生稻来说,前两大难题已解决,其复兴,仅差劳动力短缺与政策支持的“最后一关”。

农业部规划到2015年全国推广再生稻1500万亩,但2013年只种植846万亩,比1997年1125万亩还减少25%(279万亩)。重庆市1988年350万亩,如今降到150万亩。广西由上世纪90年代的70万亩,降到目前10万亩。

再收一季稻谷要破解劳动力短缺难题

再生稻是一次播种、两次收获的水稻栽培技术,在中国有1700年历史。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再生季平均亩产200~300公斤,生产避过了高温季节,米质优于头季稻,售价也比普通水稻高10~20%。再生稻成为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2013年重庆市启动“再生稻振兴计划”,推广“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全市150万亩再生稻,百亩示范片单产高达400公斤,万亩片平均230公斤,一年可增产粮食30万吨。

“由于免去再生季的育种和插秧,节约了成本,再生稻是利用光热资源增产粮食的好途径。南方各省已培育出再生稻良种,高产栽培技术也日趋势成熟。”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说。

199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团队在福建尤溪开展技术攻关,16年间7次刷新再生季单产世界纪录,麻洋村百亩片平均单产1324公斤,带动该县再生稻发展143万亩,以32%面积生产占全县45%稻谷,居中国前列。

“中国2亿亩稻田,有5000万亩单季稻可推广再生稻,若都达到尤溪县高产水平,每年可增产稻谷2000万吨,相当于福建省2年半的粮食消费量。”谢华安院士说。

“今年重庆再生稻,再生季人工收割一亩要450元,而采用机械收割只需120元。人工收割费用是机收的3倍,成为制约再生稻推广的主要瓶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经勇认为。

  •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