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文化 > 正文

复制品代原作巡展得不偿失? 业界专家激烈辩论

www.fjnet.cn 2013-10-13 13:45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期,香港保利到上海举办秋拍预展巡展,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中,譬如齐白石的作品、黄宾虹的作品,都出现了以复制品代替原作的情况。虽然展品明明白白标注了是复制品,但仍引起网络上的热议,有人大晒鉴定体会,有人看不惯香港保利的“这副嘴脸”,也有人表示,这只不过是由于艺术品进出关的不便所致。那么,预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否会得不偿失,白忙活?究竟能不能用复制品做替身进行巡展?业界专家展开了辩论。

正方

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业:

根本就不该用复制品做巡展

用复制品代替原作进行巡展,在我看来,不是不太好,而是根本就不应该。拍卖行做预展巡展,本意是便于藏家鉴别作品的真伪,而复制品跟原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仿得再好也没法让人判断原作的品质,还不如摆一帧照片算了。

我们都知道,鉴定书画作品要依据五个方面:第一是作品的风格,这个复制品能够反映出来;第二是作品所用的纸和墨,什么时代用什么样的纸,这是有据可依的;某位画家喜欢用什么样的纸、什么样的墨,专家也能做到心里有数;另外,墨和色渗入纸的程度,跟画作存放的时间大有关系,有经验的人一眼也会看明白。而这些,在复制品上却根本无法体现出来;第三是印章,复制品可以看出印章的风格,但看不出印泥的成分,也看不出印章盖在作品上历时多久,因为印泥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第四是题跋,复制品未必会将原作之外的题跋也复制出来,所以无从为鉴定提供参考;第五是历史文化知识在画作上的体现,这一方面,复制品对鉴定的影响倒是不大。但五个鉴定要素中,复制品缺了至关重要的三条,也就无从依靠其来判断原作的真伪。因此这样的预展巡展,对藏家而言没有什么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家无法做出买或不买的决定。大多数藏家表示不理解是很正常的。

尽管香港的拍卖公司到内地做巡展,确实会涉及到艺术品的出入关问题,但是,用复制品替代原作做巡展,显然已经失去了预展的意义。大家还不如从网上看看这件东西就得了,网上的图片同样可以反映原作的大概风貌,提供与复制品相同的信息,还省得大家跑一趟。

  • 责任编辑:陈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