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央企投资地方热情下降 “央地合作”走出蜜月期

www.fjnet.cn 2013-10-09 15:19  姚冬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来说两句

央企投资地方热情下降,地方政府频繁进京“求落实”。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央地合作”项目正变得扑朔迷离。

8月22日,省长王学军带队的安徽省豪华“探亲团”出现在北京京西宾馆,副省长、省发改委主任、省国资委主任以及全部16个地级市市长、副市长,省属重点企业董事长齐刷刷到场。

这是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推进座谈会现场,安徽省要探的“亲”是有合作关系的众多央企。当天,国务院国资委有关领导以及47家央企的近100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释放的信息显示,2009年至2013年7月底,安徽共与81家央企累计签约881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1.9万亿元――超过2012年安徽省GDP总量(1.72万亿元)。

“安徽将切实把与央企的合作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锲而不舍地加以推进。”王学军在会上强调。

“锲而不舍”的安徽并非个案。

山西、贵州等省份,近年来都与央企达成巨额合作项目,有媒体统计称,仅2011年一年“央地合作”签约的投资项目就达10万亿元。目前,经济增速放缓,各地保增长压力加大,采取各种办法推动与央企签约项目的落实,成为不少省份的工作重点。有的省份已感觉到,今年以来,央企项目资金到位和项目开工情况比往年有明显下降。这让他们很担心。

地方政府锲而不舍求“落地”

从各省份公布的信息可以发现,现阶段推进的“央地合作”项目大多开始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在企业改革专家周放生看来,在那场金融危机中,一些中小型企业倒闭,外资企业纷纷撤离,央企当时显示了它的抗风险能力和责任担当,这使得地方政府对央企的热情愈加热烈。

与此同时,2009 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以4 万亿财政投资为主体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为央地战略投资合作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流和项目来源。

各省份公布的央地合作信息显示,合作项目不仅包括基础设施、能源、石化、电子等传统产业,也包括国家鼓励的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涉及现代服务业、食品、物流等。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央地合作’作为一种兼有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可以支撑我们的经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增长的幅度和水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少强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陈少强认为,地方政府目前面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政府债务触及警戒线、外资撤离等多重压力,“对地方政府来说,央企意味着资金、资源、政策。”陈少强说。

“央企一般投资额度比较大,还能带动下游产业链,对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安徽省某市经贸委干部杨林(化名)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今年年初,安徽省确定了今年与央企合作项目的年度目标任务:新签约项目投资规模达3000亿、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达3000亿、当年实际完成投资额达2000亿、新竣工项目投资规模达1000亿。8月22日在京召开上述座谈会也正是为了完成上述目标。

而之前不久,重庆市也于8月8日召开了“央地合作项目调度工作会”,会上提出“各方要把中央企业和重庆合作项目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

据《重庆日报》报道,2012年以来,重庆市与央企签订了总投资超过3600亿元的68个项目,涵盖能源、工业、金融、商贸等多个领域。重庆市发改委网站信息显示,这68项央地合作项目,有1项已竣工,30项已开工;已完成投资225亿元,占投资总额3600亿元的6.25%。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翁杰明在上述会议上强调,央地合作项目对重庆当前保投资以及中长期调结构、稳增长意义重大。今年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速度。

如何让合作落地是一场“攻坚战”。“实际签约的不多,那些意向合作的就看你怎么下功夫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熬人。”某市招商引资部门工作人员说。

海南省在去年6月成立“海南省政府与国务院国资委合作备忘录暨海南省与中央企业签约项目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跟踪项目落地推进情况。“省政府将把推动项目落地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市、县政府及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增加年终考核分值权重,并作为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海南省在有关文件中表示。

各地频出政策要求推动项目落实,再加上地方领导频繁到访央企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这些似乎从侧面反映,“央地合作”要想“落地”,并不轻松。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