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难以承载的疫苗之殇 专家呼吁建立疫苗救济制度

www.fjnet.cn 2013-10-08 20:24   来源:中广网 我来说两句

即便是最终鉴定,得病是打疫苗导致的,赔偿费用,也常常是杯水车薪。生产疫苗的公司能为这些家庭做些什么?全社会又该如何向这些家庭伸出援手,为他们做点什么?

浙江衢州张先生的女儿4岁时接种了一针流脑疫苗,15天后发现肾脏受损。得病近两年,已经花费14万多,孩子将来还有患尿毒症的风险。虽然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已经认定,孩子得病和疫苗有关,也出具了伤残鉴定报告,对于赔偿数额,张先生不认可,赔偿协议也一直没签字。

张先生:给我的鉴定报告上面很清楚的写着,需要长期治疗,存在肾衰、尿毒症的可能。如果我现在签字拿了这笔钱,以后孩子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我都不能去找他,而且我两年已经用了14万多块钱,他只给我18万5800,还不够我再治疗一年的。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建议,建立疫苗救济制度,钱主要由疫苗生产企业出。

邓利强:不管是我操作者的失误还是冷链的问题,还是有诱因,你怎么让我知道哪些是不能接触,这不是难为老百姓吗?出现了这些问题,国家都赔,因为这个赔是不问对错的,所以要限制赔偿的额度。一类疫苗只要和它相关,国家都给予相应的补偿,钱来自于疫苗生产企业的利润。当然,我们财政也可以拿一少部分,来管理经费的运作,这样纠纷就会少。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补充,民政救济、医疗保险都该成为疫苗异常反应群体的依靠。

  • 责任编辑:陈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