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上市公司为何一窝蜂办银行:追求资本高额回报

www.fjnet.cn 2013-10-07 06:53  宦 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上市公司为何一窝蜂办银行(热点聚焦)  

自7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苏宁、阿里、腾讯、红豆集团、云润、吉祥航空等上市公司纷纷加入到申请创办民营银行的大军中来,相关上市企业的股价也几度涨停。专家表示,民营银行对金融改革确有重要破冰之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业利润空间将逐步下降,民营银行在经营监管上都存在风险,暂时还难以构成较强的竞争力,不必盲目追捧。

民营银行概念股遭热炒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示信息中所显示,目前,已有苏宁银行、华瑞银行、苏南银行、锡商银行、中联银行等民营银行名称获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北京、广东、温州等地多家民企也在积极筹划申请设立民营银行。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也让其在金融改革领域承担的排头兵角色受到各方瞩目。9月29日,银监会发布通知,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在区内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参股与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宏观信号的释放给证券市场装上了马达,民营银行概念股受到热捧。9月以来,红豆股份、中关村、苏宁云商等争夺民营银行牌照的上市公司股价均大幅上涨。据统计,苏宁云商从8月23日确认发起设立银行起,截至9月26日,股价由7.64元上涨至13.23元高点,涨幅为73%,23个交易日内,市值激增400多亿元。但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判断,不排除有相关的上市公司借助金融改革概念进行拉升股价的行为。

尽管工商总局已经批准少数民营银行的名称申请,但作为银行牌照的审批机构,银监会目前为止尚未向任何申请企业发放经营许可证。

资本高回报率是主因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金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民营银行的机构准入可以说是必然趋势,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对滞后,引入市场竞争、放开金融机构门槛是比较清晰的方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银行可以进入这样一个高利润行业,对于上市企业本身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本身也是金融产品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补充。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近期的申请热潮反映出中国多年以来积压的设立民营银行的巨大需求。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也认为,设立民营银行有利于打破大型银行对市场的垄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倒逼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产品改革,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

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上市公司积极申请银行牌照有其内在原因。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务以及相关金融业务都是上市公司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部分,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实现自身封闭体系内的资金流通,就可以在企业资金安全方面给企业吃上一颗“定心丸”。以牌照获批的苏宁银行为例,苏宁目前已经有保险、小额信贷、支付平台、基金等多个金融产品,苏宁银行则将成为苏宁金融资本流动的核心平台。

防止金融行业风险外溢

刘俏表示,如果以目前的单一上市企业来做一家银行的做法,恐怕难以界定清楚银行到底是为控股公司本身融资服务还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放开民营银行机构准入的改革方向是对的,但是需要进一步细化,警惕银行成为企业自身的赚钱机器。我个人认为,在股权结构上,应该以若干个发起人来替代单一上市公司控股,相对比较分散的股权结构可以避免银行被单一的利益取向所控制。”刘俏说。

随着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前行,银行业的竞争态势也将进一步加强。有专家指出,未来民营银行很可能享受不到之前高利润时代的利好环境,而是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上市公司能否保证银行资本充足率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国际实践来看,银行业机构与普通企业不同,一旦经营破产倒闭,可能出现风险外溢的情况。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同时,也要防范风险。”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龚明华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天勇表示,民营银行在经过少数试点之后才会进一步开放门槛,但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把银行的损失与存款人的损失隔离开,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可以隔绝单一问题银行的风险传导。只有加强风险控制,保护各方面利益,上市公司创办银行才能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目前,这条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报记者 宦 佳

  •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