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拥堵4原因 人车增长过快 医疗教育资源集中
www.fjnet.cn 2013-09-28 06:47 来源:北京晨报 我来说两句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昨天听取了副市长陈刚所作的《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同时听取了人大城建环保委对于议案办理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报告提出交通拥堵“四大顽疾”,指出交通拥堵不仅是简单的交通发展问题,还与城市规模、功能结构、产业布局、公共服务以及城市管理等息息相关。 网络直播 普通市民同步“参会” 昨天的常委会,首次通过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和千龙网全程网络直播,让普通市民和代表一起“把脉”交通。会议还在近10年来首次采用“全体会议”形式听取并审议交通议案办理情况,14位人大常委会委员依次发言。 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表示,网络直播既有助于增加常委会会议的透明度,使市民了解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情况,也有助于市民更广泛地参与到交通问题的研究解决上来,更体现了人大依法汇集民意、有序融入决策的制度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常委会会议通常采用全体会议的形式听取报告,然后委员、代表再分小组审议。这样固然有利于充分发表审议意见,但同时列席的政府人员一般层级较低,委员、代表缺乏与市领导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全体会议审议则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 四大堵因 人车数量过快增长 副市长陈刚在报告中坦承,人口规模、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压力。 2012年本市常住人口达2069万,远远超出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控目标。据统计,2010年本市全日出行总量约为5838万人次,而综合预测到2020年出行总量将达到6800万-7600万人次。 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520万辆,按照现行政策,预计2015年将达到600万辆。同时小汽车使用未得到有效控制,出行比例从2003年的26.2%上升到了2012年的32.6%,年均行使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2倍多。 九成医疗教育资源在市中心 单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导致城市功能过度聚集,经过60多年的发展,城市总规模已经增加了50倍,中心城过度聚集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2003年至2011年,中心城人口由870万增长到1230万,建设规模增加了30%,73%的就业、90%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内,约80%的机动车和70%的小客车出行集中在六环路以内。 交通“潮汐现象”严重 职住不平衡、配套不健全等新城建设问题,导致交通“潮汐现象”严重。据统计,四环路内早高峰进城交通量是出城的2倍,其中轨道交通超过了4倍。 新增产业园区与周边居住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就业和住房供给对接机制,难以实现小范围内就近平衡。街道社区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不能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需求,跨地区中长距离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就学就医等交通出行比例居高不下。 路网和公交体系有待完善 城市道路网络尚不完善,南北向路网连接不畅,单位大院和大型居住区对道路系统造成割裂和阻断,城市路网系统先天不足,次干路和支路实施情况不好,道路微循环系统不畅。 轨道交通目前五环内路网密度为0.51公里/平方公里,与国外大城市中心轨道网密度1-2公里/平方公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地面公交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4条80公里,准点率、舒适度都需要提高,各种交通衔接方式有待改进。自行车出行比例逐年下降,由2003年的34.7%下降到2012年的14%。 停车供需缺口大,目前本市停车位约276万个,居住区基本停车位缺口超过50%,非正规停车比例超过80%,占路停车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6]北京拥堵指数被指出不实用 与公众感受存在反差
- [ 05-01]北京拥堵逼近历史极值 市内景区周边压力大
- [ 09-27]北京拥堵严重 治理节日拥堵须提前规划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