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亿元补贴为何治不了菜价“发烧”?

www.fjnet.cn 2013-09-26 16:04  夏冠男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政府投资1亿余元补贴的蔬菜大棚,在很多地方竟然出现了较多闲置荒废的现象。在旧州镇龙头村的常年蔬菜基地记者看到,这里一百多亩大棚只有两个在使用,剩下的都是钢架子,没有铺设塑料膜,里边野草丛生一片荒芜。而两个正在使用的大棚里稀稀拉拉地种着茄子、丝瓜、地瓜等蔬菜,一位姓周的管理员说,这些菜是给自己吃的,而他从今年2月来到基地,旁边的大棚就一直没建起来。

记者在海口东山镇、三门坡镇等地的常年蔬菜基地也发现了大棚荒废的现象。周边群众对此现象直言不讳:“领导来检查前种一点,平时都没见种过什么菜。”

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海南省累计有约12万亩的常年蔬菜种植基地,由于基础配套不完善、劳动力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实际种植面积仅有1.8万余亩。

亿元补贴为何治不住菜价“高烧”?

为何上亿元的补贴还刹不住菜价上涨的势头呢?业内人士认为,从蔬菜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来看,直接获益的群体少,补贴的效应比较分散,很多补贴没有用在“刀刃”上。

海口市物价局局长吴健林坦承,目前的菜价情况看,生产者赚头不大,消费者也难以接受,这不是良性的市场格局。

吴应献告诉记者,合作社这种模式种植蔬菜相对成本低,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是建大棚费用高,政府最多补贴70%,资金压力仍然较大,而且补贴申请程序繁琐,审批慢,而且要建成通过验收后才发放补贴,导致很多农户难以提前拿到足额补贴。

而在销售环节,补贴起到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记者在海口高登西街蔬菜集散市场遇到了从海口永庄拉菜来销售的詹师傅,他告诉记者,以前他曾在农贸市场上卖过菜,要交摊位费、卫生费等各种杂费,现在在马路市场上就不用交了。“没听到过什么补贴,反而每个月我们还要交不少费用。菜价高我们其实也没有多少利润。”

业内人士分析,蔬菜从生产到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是目前国内能实现直销的少,各环节相互割裂,“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很难真正实现,种植户和经营者都难以得利,一些平价菜店甚至因为没有蔬菜基地支撑,不得不去市场上买高价菜,导致经营困难的现象。

专家建议,破解菜价“畸高”格局的措施需“两手发力”。一方面需继续努力加强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形成比较稳定的市场机制,减少环节外因素对于菜价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从补贴上还需真正做到让利于民,优化配置,对补贴结果要有充分并准确的估计,做好跟踪强调实效,这样既能将补贴用在实处,也能监督好政府的“钱袋子”。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