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难觅“中国话题” 凸显对华政策稳定性
www.fjnet.cn 2013-09-21 14:32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9月的德国有两件热闹事,一是将于22日闭幕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二是于同一天举行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然而,颇具意味的是,车展上,从举办方到参展商都大谈中国的重要性;而在大选中,“中国话题”却难觅踪影。 既然中国如此重要,为何“中国话题”却缺席大选?从德国的角度看,这要归功于其对华政策的长期积累与不断成熟,以至德国社会如今已对此形成了某种不言自明的共识。 一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在于如何定义双方的关系,德国正式提出对华政策是在两德统一之后。1993年,德国总理科尔访华,随后提出德国应从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中获益,“不断拓展相互受益的实质性伙伴关系”。两年后,这一纲领成为欧盟对华政策的蓝本。科尔的继任者施罗德继续深化这一方针,他多次访华,积极推动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现任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大力助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加强了共同解决国际事务的合作,德国对华政策在不断延续中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固。尤其是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与欧债危机的实践中,德国良好地利用、而非对抗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与机遇。今年,德国政府更积极推动中国和欧盟解决光伏和无线通信设备“双反”争端。 德国对华政策的成熟还体现在如何看待双方的差异与竞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在论述德国外交政策时曾为此定调:“我们正面对一个不同视角相互碰撞的政治新时期……一个国家越独立,就越能发现并追求其自身的价值与身份认同。”现任总理默克尔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德国的对华认识,她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德国,希望扩大同中国的合作,为两国关系提供更强劲的“加速力”。 事实证明,德国的确从其对华政策中受益良多。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611亿美元,相当于中欧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数据显示,中国已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7900多个,德方实际投入超过200亿美元。中国汽车市场已占到大众汽车全球销量的30%,也是宝马公司全球第一大市场。仅从经贸领域看,中德双方已经难舍难分。 这一串串经贸数据背后,也映射着日益强化的双边人文交往。中德之间建立了约70对友好城市,有5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越来越多的德国普通民众不断加深着对中国真实情况的认识与了解,不断缔结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友谊。这种“积小流以成江海”的点滴民意势必反哺舆论与政治,促进德国对华政策的良性循环。 即使将历史的时间轴拉得更长来看,德国大选也鲜以中国为由制造话题,这显示其对华政策具有相当的、跨党派的稳定性。 人们相信,中德之间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还将延续。 (记者 文史哲)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2]德国大选临近 默尔克团队用美女表演拉票
- [ 04-16]德国新成立政党撕裂民意 主张让德国抛弃欧元
- [ 06-04]人民日报:德国为什么放弃核电
- [ 09-27]德国大选投票活动开始 默克尔寻求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