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武汉约1/6农用地上市流转 16万农民获土地租金

www.fjnet.cn 2013-09-21 07:37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武汉江夏区郑店街劳四村村主任袁光荣和湖北丛霖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涛一起,向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递交了办理《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的相关材料。袁光荣这次是代表村里144户村民,把承包经营的18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丛霖公司。今后,这144户村民将每年有一笔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

武汉市农业局副局长杨玲告诉记者,农交所自2009年4月30日成立以来,共进行了农村产权交易1470宗,交易金额89.6亿元,流转土地92.9万亩,约占全市农用地的1/6,抵押融资9.7亿元。目前,武汉有“土地租金”收入的农民超过16万人。

流转与否,村民说了算

袁光荣递交的材料很丰富,有村民大会的会议纪要、村民代表的谈话纪要、每块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村民代表的承诺书、144位户主的身份证复印件等等。他说,这都是在农交所办证所必需的。

杨玲介绍,武汉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其它方式流转交易,必须在农交所进行,以防止企业和村干部绕过村民“私相授受”。在土地流转时,农交所会提供相应土地流转的实时价格,公开透明,保证村民的知情权,防止集体资产在交易中流失。进农交所公开交易,能有效防止村干部冒签协议、冒领补偿。如果交易涉及农民个人承包的土地,农交所要求,必须提供每家每户的委托协议书及户主的身份证复印件等,以确保农民真实意愿的表达。

与办理土地流转证相同,鉴证书进行抵押时,也需要经所涉及的村民签字同意,或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提供村民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

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收益增加

记者在劳四村和丛霖公司的协议上看到,丛霖公司每年以每亩550元的价格,向劳四村的这144户村民支付土地租金,并且,租金每5年递增10%。袁光荣介绍,原来村民在这些地上种一季的净收入,每亩不到400元。

丛霖公司是一家从事生态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有机蔬菜加工的企业,公司已经获得了劳四村6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根据规划,公司还要流转劳四村近12000亩土地。对已经到手的土地,丛霖公司采取了“边流转、边生产”的方式开发,以保证村民一直有事可做。现在,有300多位村民在丛霖公司上班,工钱每天最低70元,每月25日按时足额发放。

同样来农交所办手续的鑫凯飞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每亩每年1100元的价格,流转了金岗村1100亩土地。“我们的农产品全部在武汉市内销售,一点不愁销路,每亩每年的利润在1.5万元左右。”公司总经理金连胜说。

金岗村村主任商火金说,现在,村民除每年可以稳定地拿到“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的企业里打工,企业包吃包住,每月工资1500元。

鉴证书融资,变土地经营为经营土地

彭涛说,之所以来办理鉴证书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防止扯皮。企业取得土地经营权后,会修沟路渠及建大棚等农业设施,成本远超租金,如果农民反悔,企业损失就很大,有了鉴证书可避免这个问题。二是对企业来说,鉴证书类似权益证明,可以拿到银行进行抵押融资。

今年,凭借之前办理的鉴证书等,丛霖公司已获银行贷款4800万元,前期的3000万元已到账。现在,公司已在当地累计投入了1亿多元。

金连胜当天也是来办理鉴证书抵押融资手续的。这次,他要贷款900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有了鉴证书,对我们企业融资帮助很大。以前没有经营权证件,贷到款是不可能的。”金连胜说。

武汉新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艳清告诉记者,公司2008年流转了梁子湖街道新华村360亩土地,种植蔬菜等农产品,农交所成立后,公司主动补办了鉴证书,就是为了便于融资。2010年,公司在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贷款280万,为期一年,这次公司要贷350万。

武汉农商行阳逻开发区支行市场业务部副经理潘杰介绍,目前支行凭鉴证书贷款的总额,已经达到1亿元左右的规模。到期的贷款约有10笔,共6000多万元,全都按期还了款。

农交所总经理孙晓燕说,武汉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交易—鉴证—抵押”的农村产权交易“武汉模式”。目前,武汉土地、水域滩涂的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的使用权等,均可在农交所流转交易,交易成功后,企业或经营者即可获得鉴证书,据此就可向银行融资贷款。此外,武汉市每年还拿出200万元,对融资的企业进行补贴。如果企业无法还款,银行可以将其土地的经营权等抵押物,委托农交所继续在产权交易市场上进行转让,从而保证银行和农民的利益。不过,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例。下一步,农交所将在探索订单农业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