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让中秋回归传统 商家瞄准平民化消费
www.fjnet.cn 2013-09-18 10:33 冯志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兰州9月18日电 题:“禁令”让中秋回归传统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芝麻、核桃仁、花生仁、冰糖、红绿丝、植物油,这是中国北方传统佳节“中秋盛宴”中月饼的必备原料,今年不用被迫“赶潮流”下馆子过节的兰州市民李雪梅连日来忙得乐此不疲,年近花甲之年的她终于如愿拾起多年未染指过的月饼制作技艺。 “家人都怀念以前日子紧巴时自制的月饼,但近年家里商品月饼太多也就没有了‘动手’的兴趣。”李雪梅说,往年中秋节,儿女单位发的和亲朋好友送来的月饼,一家人根本消受不了,节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变质丢弃。 往年中秋夜,在儿女们的坚持下,李雪梅都是硬着头皮在嘈杂的餐厅里度过。“今年大家都提倡节俭了,在家团圆成为时尚和潮流。”她说,记忆里的“中秋”就是圆月下一家人的团圆,在人满为患的嘈杂环境里找不到这种感觉。 今年,在兰州经商多年的江苏人赖文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禁令一出,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一家人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享受月圆团圆的天伦之乐了。”他说,往年此时,送别人什么牌子的月饼?别人送来的高档月饼又如何处置?这些烦恼引发的礼品焦虑症常常令他不安。 赖文告诉记者,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双节”的禁令,让他身边很多逢节便得思前想后“礼尚往来”的朋友们一下子轻松多了,一封邮件、一条信息,祝福的心意也就送到了。没有高档月饼的“骚扰”,没有头疼的中秋宴请,可以享受属于一家人“货真价实”的中秋团圆文化了。 官方一系列“禁令”下达后,一股节俭之风在民间悄然兴起,并在中秋节临近之时体现于“中秋”筹备的每一个环节。除了民众用节俭的方式享受中秋团聚之外,精明的商家也将目光瞄准“平民化”消费。 中新社记者走访了解到,官方关于中秋国庆公款送礼的禁令发出后,让以往热闹的中秋礼品市场骤然降温,高端月饼、白酒、大闸蟹等“公款消费”礼品市场受冲击颇大。 不仅如此,兰州餐饮市场高端餐饮消费亦大幅缩水。平价菜、团购席等中秋节餐饮市场开始拼价格,人民币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区间是主流,而星级饭店每桌的价格虽在千元以上,但大多也不超过1500元。 兰州“80后”刘飞对此表示,与以往相比,商家这种更加“合理的安排”让人感到中秋是一种人人都消费得起的“团圆文化”,而并非没完没了的攀比,传统的东西在回归。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文化的回归需要社会心理的改变,中央“八项禁令”出台使得“拜物”土壤渐远,回归传统则是必然。更接地气的中国传统中秋节今年逐渐理性回归,这说明人们已从关注节日的形式到关注节日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焦若水认为,中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但伴随着社会的变化,中秋文化被一些拜金主义、不正之风所裹挟,变得商业味十足,这种过程十分值得警惕。 “中央一系列的禁令和规定,是对传统文化层面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进行矫正。”焦若水表示,但需要注意到的是,中秋节等节庆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各种“外力”的引导仅仅是一个方面,最终必须发挥文化自身的调适性,这种“调整”的效果才会显得更加持久和明显。(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