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企业排污致武汉30公里河段浮死鱼 政府责令停产

www.fjnet.cn 2013-09-04 08:12  乔奇 周逸雄 陈实 来源:荆楚网 我来说两句

企业排污致武汉30公里河段浮死鱼政府责令停产

从2日上午开始,府河东西湖、黄陂段发生大量死鱼现象。这是近年来府河武汉段最大面积的死鱼事件。昨日,仅东西湖区捞起的死鱼就达20万斤。

省环保厅、武汉市、孝感市环保局调查初步认定,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标排污导致府河河水氨氮浓度严重超标,从而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武汉市应急办称,水样检测结果显示,府河非离子氨超标最高达115倍。记者获悉,湖北双环公司已被叫停整顿。

昨晨又漂起一大片死鱼

渔船轮番打捞就地掩埋

“鲢鱼、财鱼、喜头鱼、鳜鱼都死绝了,府河的家底现在败完了。”71岁的渔民郑爹爹伤心地说,并决定以后不再打鱼了。

一切只因,府河污染造成的大面积死鱼,昨日仍在继续。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府河黄陂段,沿岸只见河面上密密麻麻漂浮着死鱼,顺着河水漂向远方。部分死鱼已在浑浊的河水里腐烂发臭。两条渔船在河面上奔波,一网又一网的死鱼被打捞上岸,就地掩埋。“现在已经打捞了500多斤死鱼了,上游的污染太重了。”黄陂区刘店村64岁村民老张说。昨日早晨6时许,他发现河面上又漂起了大片死鱼,保守估计有上万斤。

正在进行水样检测的黄陂区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从昨日一早开始,就不断沿着府河沿线巡查、检测,也加快了武湖水厂两处取水口的水样检测的频率。

黄陂区环保局局长汪秀国说,昨日的水质较前日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府河连接长江,不少人担心污染会波及长江。昨日中午,记者顺府河而下,前往黄陂朱家河,这里是府河长江入口。记者看到岸边漂浮着两三条死鱼,水略微有些发绿。

污染源初步指向湖北双环

省环保厅责令其停产整顿

省环保厅、武汉市、孝感市环保局昨调查初步认定,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标排污导致府河河水氨氮浓度严重超标,从而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目前,省环保厅已责令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停产整顿,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昨日中午,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微博发布“府河水样监测结论”。

监测结论表明,府河武汉段水体“氨氮为主要污染物之一”。根据已监测指标与《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比较,本次死鱼是由于水中氨氮浓度严重超标所致。监测结论称,府河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根据已有数据初步分析判断,挥发性有机物(农药类未检测)和重金属没有超标。

同日发布的府河水样检测结果则触目惊心: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超标,重金属未见特别异常,其中非离子氨超标较多,渔业养殖标准为0.02mg/l,而检测值为:入境段为2.32mg/l,超标115倍;李家墩为2.31mg/l,超标114倍,黄陂朱家河(入长江口)0.10mg/l,超标5倍。

对此,武汉市相关部门一专业人士分析称,根据所披露的信息,“入境段指标超标115倍,出境段仅超标5倍,从技术上肯定了是上游污染”。

未见食用死鱼中毒案例

府河湿地鸟类安全受关注

上述人士认为,此次污染事件除了造成大面积死鱼之外,有很多后续危害值得警惕。“比如东西湖区的府河湿地,是200余种鸟类的栖息地。如果死鱼被鸟类食用,或将引发鸟类死亡。”

据了解,“府河湿地”位于东西湖区柏泉镇,每逢枯水季节,府河河床袒露后形成湿地,冬季在此栖息的鸟类逾万只,包括天鹅等珍稀鸟类。目前正在筹建“府河湿地保护区”。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林局。该局林业科一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并非候鸟栖息“府河湿地”的季节,鸟类相对较少。对于府河污染给湿地鸟类会造成哪些威胁,尚需调查。

昨日,不少网友对金报的报道表示强烈关注。许多网友担忧有死鱼流入菜市场或小餐馆。对此,黄陂区应急办昨日对记者称,尚未有因食用死鱼导致的病患案例。当地医院在接受采访时亦称,未曾接收过类似患者。

本报记者探访上游排污口

府河云梦段鱼虾早已绝迹

武汉市环保局环境检测总队队长雷鸣告诉金报记者,前日污染爆发后,他乘坐快艇,沿府河往上追查,发现孝感南部直到当地八一大桥往上8公里处,都有大面积的死鱼。随后,他向省环保部门作了汇报,称“污染来自上游,可能来源府河云梦段”。

昨日,金报记者驱车溯府河而上,一直到达应城与云梦的交界地。记者沿途看到,府河上游大型化工厂众多。在云梦县隔蒲镇吴台村,当地村民带着记者查看了隔蒲大桥的排污口。3个排污管正源源不断地往府河里排放漆黑的污水。排水口恶臭逼人,彩色的油污漂浮在河面上。

村民称,该排污口如此排污已有十多年,府河云梦段鱼虾早已绝迹。“小时候鱼虾成群,可现在河里连水草都不长了”。楚天金报 首席记者 乔奇 记者 周逸雄 特约记者 陈实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