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护卫京津40载渐露疲态:130万亩防护林亟待升级

www.fjnet.cn 2013-09-03 20:32  曹国厂 马天云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记者近期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采访了解到,作为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而“服役”近40年的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已严重老化。

记者看到,在一些国营生态公益林场,杨树因过熟,已经大面积干枯死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不仅坝上地区800万亩牧场、良田面临沙化侵蚀的危险,由此带来的沙尘也威胁着距离坝上地区仅200多公里北京、天津两市。

百万亩杨树林成片干枯死去

张家口坝上处于河北省西北部,包括张北、康保、沽源、尚义四县,总人口约110万人,总面积约116万公顷,距北京最近距离为200公里。这里是京津风沙源区和内蒙古风沙南下的通道,也是直接影响京津生态安全的沙尘暴多发区和沙漠化土地推进的边缘地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迁徙、经济建设等诸多因素,坝上地区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植被荒漠化严重,地表水严重不足,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坝上百姓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当地一直流传有这样的俗语:“坝上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

张北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进焕告诉记者,为了改变坝上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风沙紧逼北京城”的危机之后,坝上人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了全民植树造林运动,以插杨树条等造林方式,共造出了130多万亩的防护林带,使土地严重沙化的状况有了根本改观。

张家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坝上百万亩杨树林不仅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护卫着300多万亩良田和近500万亩牧场,而这些是坝上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记者近期在坝上地区采访时看到,在张石高速坝上段的两侧、张北县国营中心林场、张化线(河北省张北县至内蒙古化德县)两侧,杨树林枯死现象普遍,一些直径约30厘米的杨树,成片从根部枯烂;有的杨树上半部分枯死后,已被风吹断,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有的整棵枯死的树干被刮倒。

三大因素致防护林进入衰死期

张北县国营中心林场于1950年建场,林场的两万亩杨树林多为上世纪70年代初栽种。王进焕说,目前这个林场枯死和半枯死的杨树面积已达4000多亩。

林业专家认为,坝上地区百万亩防护林的衰老死亡,主要原因是树龄超过生理期、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

张北县林业局局长尹世君介绍说,张家口坝上地区海拔相对高、气候冷凉,根据杨树的生理年龄,树龄在30年左右就进入成熟或过熟期,坝上百万亩杨树农牧防护林90%以上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插条造林形成的,树龄都在40年左右,已经到了过熟期。

另外,坝上区域大部分属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补充完全依靠天然降水,而近年来年降水量逐年减少,年均降水350毫米左右,年均蒸发量1700毫米。从2003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加重了坝上防护林的衰老死亡。同时,依靠开采地下水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造成了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树木根系养分不足,也对防护林生长极为不利。

张家口市林业局一些林业干部介绍,坝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林木生长缓慢,成材周期过长,很少产生经济效益,绝大部分都体现在公益性的生态效益上。而当地政府财力薄弱,出资造林有心无力,如再不及时改造更新,任其发展,坝上百万亩杨树防护林在不远的将来会不复存在。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