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王海揭“京城楼顶别墅”业主张必清身世之谜

www.fjnet.cn 2013-08-19 13:16  周亮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张必清就是“骗子” 与“必清鞋”及“奇经堂”难逃干系

张必清饱受公众质疑,其另外的背景包括曾经风靡一时的“必清鞋”,以及“奇经堂”。尽管他自己一直极力撇清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说“必清鞋”是靠自己专利技术,纯赚的是“专利费”。另一方面说在“奇经堂”仅仅担任公司的顾问。然而,这在知名“维权人士”王海看来,张必清就是一个“骗子”。

王海表示,张必清已经火了很久,并不是现在才火的。他不仅做“必清鞋”,还有很多的东西,这个本质上就是一“骗子”。本身他不是医生,另外,他所开的“奇经堂”,就是撇清关系也好,他也不是医院。

王海告诉中国经济网,首先,这个鞋,必须注意到是一个“专利”,然而大家千万不要被“专利”所蒙蔽。这个鞋无论是增高也好,还是说能够减肥也罢,或是说能够治病,前提要看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它是一个医疗器械,那么就有可能会存在这样一些功效,而医疗器械也基本上是假的。据了解,“必清鞋”就是一种普通的鞋,它并不是医疗器械。因为不是医疗器械,所以根本就谈不到治疗作用或者保健作用。

王海进一步解释称,张必清之所以“得逞”,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对“专利”这个问题不是很了解,大家一定要千万注意。也通过中国经济网告诉公众,“专利”不代表它有任何的功效,有专利,获得专利,不能代表产品的功效。换言之,专利是专利,发明是发明,功效是功效。“专利”只证明这个产品有一定的吸引性,并不能够证明这个产品就具备了相应的疗效。因此,张必清是利用专利来进行虚假宣传。

对于张必清回应的没有参与“必清鞋”的销售,只是收了一个所谓“专利费”的说法,王海却并不认同。

王海认为,张必清的这个说法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实际上,如果去调查就会发现,他的公司实际控制人,一些资金流向等等都是可以调查出来的。本身他就是老板,这个没有什么可言,其本身就是一个“骗子公司”的老板。

王海直言称,对于“奇经堂”,实际上媒体也曾经揭露过。张必清鼓吹针灸、治病等等。但是实际上据了解,这个“奇经堂”本身不是一个医疗机构,他没有资格。他的所谓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就是一个非法诊疗机构。严格的说,是非法行医。

王海表示,不存在这样一个功效。专利是个唬人的东西,专利只证明你有吸引性。而且我们国家这种专利大量是属于“实用新型专利”,只进行“形式审查”,是不是真的具有实用性,都不审查,只是走个过场。如果张必清的那个“梅花针”,用针灸的话必须是医疗器械。首先,应该是医疗器械,那么得看它这个“梅花针”是否取得医疗器械的资格。那么,据了解,它这个针也不是医疗器械,使用这个针的人也不是医生。使用这个针,进行所谓治病的机构,也不是医疗机构。所以,这个事情很简单,就是一非法行医。

据公开资料显示,张必清发明的“奇经技术”,主要强调“病从颈生,治病从颈。”,就是脖子这个部位。“奇经堂”对外宣称对“神经、肌肉、关节、韧带等各种疾病,有手到病除之功。”“奇经堂”所谓的“大夫”介绍,他的“奇经疗法”就是通过点穴和药帖来治疗颈椎病这方面有很好的功效,甚至对外鼓吹说两个月就能根治,这种鼓吹在王海看来,完全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和科学根据。

王海分析指出,首先,这个机构不是医疗机构,没有行医的资格便进行治病,所谓的这些大夫也不是真的医生,也是“假大夫”。其所使用的针,或是药帖也不是药品或者医疗器械。从合法性问题来审查,完全是一个骗局,是非法行医的问题。另外,从实际功效来说,其也没做过科学的、严谨的临床实验,无法证实它的功效。至于经络、穴位传统的这种说法,实际上大部分也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

王海表示,张必清通过他所谓的“奇经”的技术诊疗,实际上就是骗人。就是通过“奇经”、“梅花针”、“必清鞋”,来骗这些中老年的消费者,因为他主要骗的是中老年消费者。

王海告诉中国经济网,张必清一方面抓住中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利用中老年消费者对传统经络学说,穴位学说,抱有这种幻想的一种心态,来对这些中老年消费者进行欺诈。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