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新定义增长 西方误读中国经济重要信号
2013-08-09 09:46:44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林晨 陈瑜辉 |
分享到:
|
虽然国际舆论场不乏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甚至“崩溃”的极端担忧,但整体上并没有那么悲观,因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分析人士看到中国转型的努力。《海湾时报》6日刊发美国耶鲁大学专家史蒂芬·罗奇的题为“西方专家误读中国经济重要信号”的文章说,一些专家再次患上“中国崩溃”综合征,中国怀疑论者齐声称,这次不同以往。是的,中国经济的确在放缓。虽然西方梦想赶上中国第二季度7.5% 的GDP增幅,但这个速度与1980年至2010年10%的增长相比确实是减速。中国的债务、银行机制、房地产泡沫等问题也引发关切。但也不乏乐观的理由,中国服务业增长在加速。今年上半年,服务业产出增长8.3%,高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速之和的7.6%,这与以前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再平衡非常重要,能创造更多就业,增加消费需求,扩大中国经济基础,缩小收入不平等。中国经济远未崩溃,而是处于一个关键点,再平衡的车轮正在转动。 加拿大《环球邮报》7日称,出口拉动增长的时代现在似乎要结束了。中国的竞争力状况也与过去大不相同,2008年以来中国工资水平增幅达到惊人的66%,大大超出生产力提高的水平。举债投资已经不可持续,人口红利也即将耗尽。幸运的是,城镇化、经济整合、管理改革和消费者这四大因素有望填补增长空白。城镇化是快速提高工人劳动力的便捷有力途径,今后十几年中国会有2.5亿人要进城,这将推动经济实质性增长。监管环境也比较乐观,中国新领导人认识到随着国家发展必须变革政策,将重点从短期得利转向推动长期增长,途径则包括金融市场自由化、土地改革、打击官僚主义、遏制腐败等。随着中国寻找新的增长源,消费者似乎是可能性最高、持久性最长的解决方案,中国工资增长已经启动。 德国财经网8日称,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不会出现两位数增长,但北京现在更挖掘内需,也更注重绿色增长。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遵守环境规则,控制环境污染。这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德国企业也可以成为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战略的受益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刊文称,中国经济不会崩溃,更为可能的是,随着这个国家致力于刺激消费,中国GDP增速未来几年将持续走低。中国政府需要重新定义增长,以使普通百姓收入增长,有更多的钱消费。这并不容易,但有些积极信号。新政府似乎决心做出必要改变,甚至不惜以经济放缓为代价。即便GDP增速下降,但如果普通百姓收入年增长5%至6%,中国就将走向正确的方向。 (记者韩超 刘军国 王慧 王刚 青木) |
相关阅读:
- [ 08-05]上半年GDP增长10.4% 晋江经济升级
- [ 08-05]政府“买服务”,不是简单“市场化”
- [ 08-03]北京市实体经济上半年获6447亿元资金支持
- [ 08-02]经济增长已换挡 根本出路在改革
- [ 07-29]外媒称紧缩时代结束 增长策略悄悄主导全球经济
- [ 07-26]小微企业免税是盘活财政第一步
- [ 07-26]中国经济增长不会“硬着陆” 态势总体趋稳
- [ 07-25]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稳增长主抓手浮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