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创意 从最初决定研发餐饮服务机器人,到现在渐臻完善,经历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2011年4月,一次餐桌上的谈话使大家萌生了研发餐饮服务机器人的想法。“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谈起了机器人项目,如果是机器人来给我们送菜岂不是很好玩。大家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研发的想法,后来很快就立了项,并迅速建立了6人研发小组。”陈丹惠告诉我们。 在那次聚餐之后,一晃6个月过去了,研发小组已经设计出餐饮服务机器人的雏形:一个宽0.4米、长0.5米、高1.5米的方方正正、毫无曲线可言的身子上面,安着一个塑料服装模特的头,两条胳膊中只有一条可以挥动,能提供的服务也仅仅是迎宾。骆敏舟很不满意:“且不说功能单一,也太难看了吧,这要是送到餐厅还不把人给吓死!” 在被骆敏舟批评后,研发成员更加频繁地出现在研究所2楼150平方米的实验室内,围在盈盈身边开了20多次会议,讨论如何为她梳妆打扮,1.75米的个头,瓜子脸,时尚的BOBO头……2012年2月,盈盈终于从“怪兽”变成了“美女”。 “骆所长对这时的机器人已经比较满意,就让我们把她送到扬子酒楼进行测试。”机器人系统实验室主任赵江海说。 初到扬子餐厅,盈盈引来了众人围观,大家都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这个身材虽好但表情僵硬的服务员。盈盈似乎也很想证明自己能干很多事情,前期表现非常好,但后来过了新鲜劲,她也会偶尔耍耍小脾气,比如顾客进来也没反应,有时还会到处乱跑。对此赵江海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盈盈’身上的光电传感器不够灵敏,有时也可能是因为裙子太长,遮住了传感器,导致她无法接收顾客和轨道传出的信号。” 另外,盈盈还无法识别方言,有一次顾客用方言问“都有什么菜啊”,她却回答“今天天气很好”。赵江海说,“还由于我们把传感器的位置放得太高,‘盈盈’无法识别到比较矮的物体,使‘她’有一次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在前方玩耍的小孩。” 根据试用的反馈,盈盈也在不断地改进。 在下调了传感器的位置之后,她能检测到高度15厘米以上的障碍物,并主动停下,避免相撞。“针对上次测试时出现的线路容易松动的问题,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装置,把不同功能划分到不同的模块区域,并分别套上外壳,最后用螺丝钉简单的把各个模块连接到一起,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赵江海介绍。 目前研究小组还在进行语音对话和传感器灵敏度的升级,接下来还打算进行市场化推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