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央行: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www.fjnet.cn 2013-08-03 08:46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人民银行2日发布的《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将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

报告称,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报告称,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落实好差别住房信贷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对理财、票据和同业业务发展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范;将限制对污染和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贷款;将推进建立民营企业的计划。

报告显示,6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比3月份上升0.2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10%,比3月份下降0.12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5.88%,比3月份上升1.2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略有走高,6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6.29%,比3月份上升0.02个百分点。

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有所上升,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下降。6月份,一般贷款中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12.55%和24.52%,比3月份分别上升1.11个和0.73个百分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62.93%,比3月份下降1.84个百分点。

报告称,近两年来,随着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总体小于到期量,余额持续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及作为定价基准的有效性。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对部分到期的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开展了到期续做,采用市场化方式定价。续做对象是流动性相对充裕、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大的金融机构。续做后的中央银行票据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并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一些参与续做机构的当期需要,向其提供了必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把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两种操作结合起来,其对流动性影响的综合效果总体上是中性的,同时兼顾了稳健货币政策下保持流动性适中水平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双重要求,也是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上的创新。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流动性供求方向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部分到期的中央银行票据进行续做,不仅有助于增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债券市场发展等也具有重要意义。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相机开展此类操作,与其它政策工具相配合,有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为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条件。

对物价走势,报告称,当前物价运行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与前些年高增长相匹配的既有工业产能相对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PPI持续处在负值区间。另一方面,受劳动力、服务、租金价格存在上行压力等影响,消费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CPI对总需求变化比较敏感,通胀预期比较容易被激发。6月份CPI即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环比涨幅高于历史同期均值。物价出现的结构性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经济结构上的问题。总体看,对下一阶段的物价形势仍不可盲目乐观,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