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两通信巨头同发激励计划 华为员工涨薪中兴犒赏高管

www.fjnet.cn 2013-08-03 07:32   来源:北京晨报 我来说两句

业绩

华为:上半年业绩增长10%

中兴:盈利3亿源于股权受益

两家公司的上半年财报发布时间只差两天,但是形势相差甚远。华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在业内看来是比较漂亮的: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138亿元人民币,与2012年同期增长10.8%,财报未提及净利润,但华为预期2013年度净利润率在7-8%左右。

中兴的情况是,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1.57%,净利润3.02亿元,这其中包含了出售其子公司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股权而产生的投资收益。在2012年亏损之后,中兴虽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但整体形势不如华为。

-政策回顾

中兴:坚持少数人股权激励计划

今年以前,中兴还曾于2007年推出过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向激励对象授予4798万股A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约占中兴通讯股本总额的5%,五年内逐年解除限售。

3239名对象人均兑现27.78万元

财报显示,中兴全年实现总营收约人民币702.64亿元,同比增加21%,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2.50亿元。本年度,中兴通讯员工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第二次解禁,3239名员工满足解禁条件,人均可兑现27.78万元。

解锁752名对象5230667股股票

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2.54亿元,同比增长23.39%。实现净利润20.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6.62%。该年度中兴宣布参与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中752名满足股票第二次解锁条件,解锁数量共计为523066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15%。

735名核心骨干6589151股票解锁

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2.19亿元,同比下降2.4%,全年净亏损28.4亿元,同比下降238%。该年度中兴发布第二次授予标的股票第三次解锁激励对象名单,735名解锁员工均为公司中层干部和技术、销售及管理核心骨干,解锁股票数量为6589151股。

华为:持续返利给广大基层员工

华为的策略是把公司发展的利润返给自己的员工,基层员工也能得到重视。每年华为的激励手段不一,有时是高额分红,有时是直接上涨工资,有时是派发巨额年终奖。

四万名基层员工工资上涨11.4%

据财报显示,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人民币,净利润达到238亿人民币,净利润率12.8%。上半年,华为将4万多名中基层员工工资上涨11.4%,占总员工数的36%,下半年对中高层员工薪酬进行调整,工资涨幅约为5%-10%。

65596名员工参与持股计划

据财报显示,华为2011年销售总收入达2039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跌53%。此时,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65596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

员工人均年终奖为8.33万元

财报显示2012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220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5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该年度华为员工奖金总额为125亿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了38%,人均年终奖约8.33万元。

行业热议

企业培训师邓梦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抢夺人才,华为作出的涨薪措施远比中兴通讯作出的股权措施更加实际有效。华为投出125亿为人才的做法,更加容易得到人心;相反,中兴通讯却是“金手铐”的套路。

评论员杨禹:能涨薪,首先是因为企业经营状况好。但今天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或财务能力尚可的事业单位,愿意主动给基层员工增加现金收入的并不多。激励员工靠感情、靠事业,也靠真金白银。

西安中投人力资源总经理谭海龙:毕业生会变成先去华为再去中兴吗?其实道理很简单,谁更重要,一大堆年轻人还是几个老家伙?面对这个问题,即将转为终端生产的华为和中兴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判断。

独立IT评论员赵恒:中兴的人力金字塔结构,受关注的永远是管理干部,基层员工不被重视,公司产生的利润,通过与各种子公司的关联交易流到了高层和少数元老的口袋里。华为几乎把每一次公司发展的利润都反投给了自己的员工,从而更加牢牢绑定了人心。

互联网营销专家叶小舟:从两家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中兴扣除出售中兴力维的投资收益之后,扭亏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华为中兴的激励政策也有本质区别:中兴优先给中高层管理者;华为倾向多劳多得,让优秀员工和基层员工得到更多实惠。

智城网创始人张维:站在应届生角度而言,我投票华为的举措,不能保有基本生活的体面和尊严,何谈理想。当然,相信华为也有激励老员工的相应政策。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