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解决“逢雨看海”勿成空头支票 问责机制有必要

www.fjnet.cn 2013-07-23 08:49  社论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快速扩张的城市化必须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理念,下水道的好坏,畅通与否,能否经得起考验,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尊严和良心。

近日,多地出现强降雨,让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内涝之困。记者探访发现,西安主城区排水管网管径设计较小、老城区路段设计标准低,武汉抵抗暴雨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一场大雨就让一座城市陷入内涝,甚至张开吃人的“大嘴”,吞噬人命,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年都在上演:去年7月,北京大暴雨导致数十人遇难,今年3月,长沙大雨卷走了一位女大学生,7月,河北一家三口在大街上被淹死……在强降雨面前,现代化城市从未像今天这般显得如此脆弱。因而,住建部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对城市自身发展来说,也是迫在眉睫。

然而,解决“逢雨看海”,前面却加了一个“力争”和一个“左右”,不禁让公众平添忧虑,所谓力争,隐含意义很明显,那就是争取实现,倘若城市“努力”了,但结果却未解决,也不能强求;所谓10年左右,则更是留下了极大的回旋余地,三至五年也是左右,五年以上也可以说是左右,这也意味着解决城市内涝,基本靠城市自己的良心发现。

事实上,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住建部不是第一次表态,今年3月,住建部城建司将抓好城市排水防涝作为今年工作要点;5月,住建部又要求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7月,住建部下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城市内涝不得有人员伤亡,明确了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出台的规定再多,倘若都沦于纸上谈兵而得不到具体执行,城市内涝就会像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等城市病一样,永远附着在城市身上。

眼下,城市建楼速度惊人,拆了旧城后,短时间内就可再建一个新城,怎么改造城市的地下排水工程,却显得难上加难?很多城市以“历史欠账太多”为自己开脱,但这又回避不了为何有钱建楼却无钱改造地下排水设施的质疑。投资220亿,再造一个兰州城;重庆务川35亿元再造一个新城;宁波鄞州计划8年投资400亿,再造一个城市核心区……面对城市如此大手笔的再造新城运动,长沙两年来共投入1.5亿元用于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疏浚和改造,类似这样的“地下”投入实在是微不足道,“逢雨看海”成为城市的一大特色景点也就不难理解。

内涝敲响了城市发展的警钟,快速扩张的城市化必须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理念,下水道的好坏,畅通与否,能否经得 起考验,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尊严和良心。因而,主管部门和城市政府应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来解决“逢雨看海”,而不是以“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这样的模糊字眼,留下左右腾挪的空间。而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其一,在排水管网上不能多头管理,要理顺水务集团、市政管理局等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九龙治水”的格局到最后是谁也治不了水;其二,加大对地下管网建设的投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地上和地下建设的投入比例为1:1,在这方面我们很有必要与国际接轨;其三,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尽量给公园、湖泊、绿地等留些地方,让它们发挥雨水“蓄水池”的作用,分担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功能。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问责机制,城市居民淹死在城市中,这样的悲剧岂能无人担责?(社论)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