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总设计师王小谟——为战机装上“千里眼”
“收到预警机指令。”2012年底,西北大漠上空,空军航空兵某团两架正在执行任务的歼击机突然收到一条数字代码引导指令,飞行员迅即向指挥所报告。国产预警机与新型战机信息对接成功!
为了这条“空中短信”的成功发出,为了给翱翔长空的战机装上一副“利眼”,预警机的总设计师王小谟和他的团队拼搏了10多年。有了被称为“空中司令部”的预警机,中国的空军战略预警和指挥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山沟里“飞出”的三坐标雷达
“一辈子做出三个雷达,并且把雷达‘搬’上了飞机。”王小谟这样概括自己的科研生涯。
75岁的王小谟,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你能想象这位预警机总设计师拉着京胡唱京剧的样子吗?他的雷达启蒙与京剧还有着不小的关系。
童年的王小谟,住在现在已经融入长安街的报子街胡同。当时的京剧名家马连良也住在这里,从小耳濡目染,王小谟对京剧如痴如醉。有台收音机听京剧成了他小时候最大的心愿。买不起那就动手“攒”一台!辗转于各个市场“淘”零件组装收音机的经历是王小谟与无线电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而当王小谟真正开始国防科研生涯时,他的第一个雷达竟是在山沟沟里完成的。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周边形势十分严峻,全国被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大三线,包括中国腹地以及西部崇山峻岭的广大地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王小谟没有迟疑,携妻挈子来到了大三线的重镇贵州都匀,并与新组成的800多人的研究队伍,在都匀的大坪镇安营扎寨。
在这个只有几座房子的山沟里,王小谟带领着一批技术骨干,开始了长达13年的研究。“先工作,后生活”是他们的指导思想,他们边建设、边生产,先有厂房后有宿舍。自己建造的简陋房子,没有家具和厕所,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为解决孩子们上学的问题,他们还开办了自己的学校,由所里的技术人员轮流兼任教师。
说起这段岁月,王小谟语气里满是怀念和豁达:“青山绿水中安安静静的,山里也没有娱乐活动,那么多的时间就只能用来干活,正适合搞研究。我们在山沟里没人管,我们自己就是‘山大王’。”
最终,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就在深山里诞生了,这意味着我国雷达在自动获得目标距离和方位信息的同时,第一次可以同时获得目标的高度信息,并且在探测威力、三坐标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当时世界的主流雷达。
当这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时,王小谟又幽默了一把,“国家是体谅我们在山沟沟里做出这个雷达不容易。”
打造民族“争气机”
如今,在北京航空博物馆内,我国第一架预警机“空警一号”静静地停在陈列馆里。在上世纪70年代,它曾飞上蓝天,给了国人无限的期待。然而,“空警一号”因未能解决雷达上天后遇到的地面反射杂波问题而中止。
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的目光从地面转向了天空,“中国人一定得有自己的预警机!”
因为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辽阔的国土仅仅依靠地面雷达,很难覆盖整个领空。要完成国土防空任务,就必须拥有背负着远程预警雷达系统的飞机——预警机,它能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能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任务,是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
王小谟主动请缨。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最初国家决定与国外合作进行预警机研制。受命担任预警机中方总设计师,王小谟头脑十分清醒,他着眼于国内同步研制,立足自力更生,坚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0年,国外合作方迫于美国压力单方面中止研制。王小谟处变不惊,因为他的团队开展的同步研制,已为预警机国产化准备好了方案和可试飞的科研样机。
中央军委做出了“立足国内,自主研制预警指挥机”的决定。不负众望,王小谟的团队打破了“从科研样机到研制成功至少要10年”的常规,仅用了5年。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称,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
预警机赢得了“争气机”的美誉。
“中国人一定能行!”这样的自信从哪儿来?王小谟举例说,比如当年他们独创的三坐标雷达设计,一年后英国人才提出类似方案,“我一直相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
如今,在王小谟的带领下,我国预警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既服务于空军,也服务于海军,既服务于国内,也出口国际市场,既有高端产品,也有高低搭配,向体系化发展迈进。
以前创新要“先种麦”,现在更如“烹好料”
今年年初,王小谟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很快,王小谟还将多一个新身份:先进雷达创新奖励基金的第一任理事长。“基金用来奖励在预警和雷达方面做出重大创新的年轻人,评审细则都已经计划好了。”王小谟把获奖后的大部分奖金都拿了出来,加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资金,准备成立一个基金会。
已经培养出18名雷达和预警机领域总设计师的王小谟,还想扶更多的年轻人“上马”。王小谟曾经让刚毕业的陆军做项目总设计师,后来又让38岁的他当预警机的总师,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王小谟培养年轻人的思路没有改变:给年轻人压重担子,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让他们自己在扑腾中学会游泳。“我最大的贡献,就是说服了他们可以去干。”王小谟笑着说。
虽然把“重担”压给了年轻人,王小谟仍然忙碌着。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是从攻克预警机研制难题的“答题人”变成了规划预警机未来发展的“出题人”。
“下一代预警机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就是全面领先,由中国人来引领预警机的新潮流。”王小谟认为,未来的预警机可能将取消飞机背上的大圆盘,采用更小的可贴于机身的天线,向小型化、网络化、多功能化、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方面发展。
“我的中国梦还远没有完成。”王小谟仍然雄心勃勃,他认为技术创新永无止境,“有更先进的雷达,就有更先进的反侦察技术,创新没完没了,在这种矛与盾的斗争中,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先进。”
王小谟描述预警机和中国科技未来的创新模式时打了个比方:“以前国家的科技基础薄弱,创新要从种麦子开始,而现在我们环境好了,就像有了现成的面粉,创新就是需要开动脑筋怎么做好吃的。”
这种“烹好料”式的创新,在王小谟眼中是更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已经跑在前面,前头没有了可以跟随的样本,每一步创新都需要自己探索,失败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但是这才是创新真正的含义,才是正确的路子。”(记者赵展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