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新闻发言人“难言”之隐:没一把手同意 没底气

www.fjnet.cn 2013-07-13 06:46  方问禹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发言人”变“难言人”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难言”之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闻发言的新闻等专业化素养需要提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支庭荣分析说,相当多的政府部门发言人由部门副职兼任,他们身兼公职忙于公务,没有充裕时间提高新闻职业素养和与媒体沟通能力,在新闻发言履职时往往被诟病“居高临下、行政命令、惯性思维、脱离群众、越权发挥、加入个人情绪”,显得不够专业。

另一方面,一些新闻发言人缺乏预先预判和策划意识,第一时间了解最真实信息、充分研判舆论走向、提前设置新闻议程、制定危机处理方式应对方案等专业流程落实程度还不够高。

二是对网络舆论动态研究不透。贺弘联认为,当前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与网络舆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给予了相关部门民众意见的即时反馈。一个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不仅要随时掌握新闻动态,还要在社会层面对新闻的态度中总结把握社会舆论动向。

“有些新闻发言人并没有意识到,网络并不是虚拟社会。事实证明,有些事件并不是关了电脑就没事了,互联网把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同时呈现,应该被政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贺弘联说。

三是基层政府新闻发言人力量不适应需求。贺弘联认为,近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呈现“从东部往西部发展、从发达城市向基层下沉”态势,要应对舆论发言的人越来越基层化,但这些地区基本没有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应对能力捉襟见肘。目前,互联网的社会动员能力与基层干部的应对能力“赛跑”,对社会舆论走向构成较大影响。

更进一步讲,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发挥也受到当前干部生态的影响。“如果没有一把手同意,发言人不敢说;如果真的有问题,发言人很难有底气。”范以锦坦言。

有学者称,从以往有些案例就可以看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尴尬处境:既要满足上级,又不能得罪老百姓,是“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在履行职责时,普遍受到行政角色影响,往往在权衡中作出无奈的现实选择,即仅遵从部门首长的旨意,这样很难把政府部门的公共关系维护工作真正做到位。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作用是“外围灭火”,有时候甚至成了替部门和替部门的某个人“捂盖子”的工具。应对突发事件时,仍存在内部消化、“家丑不可外扬”的惯性思维,对民众的接受程度考量不足。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认为,新闻发言人应当是一个部门新闻公开的重要制度,是信息公开的重要环节。但如果这个部门内部决策体系没有形成,制度本身就难达到理想状态。同时,新闻发言人职能也会发生异化,在考虑保住自己职务的情况下,成为部门和领导的“喉舌”。

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麦尚文说,现行制度安排中,新闻发言人的自由表达度不大、深陷“身份焦虑”。发言人变身“代言人”,特别是成为某种利益的“代言机器”,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中,这种代言方式迟早会“现出原形”,被舆论围攻。

舆论引导能否“一锤定音”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突发性、多样性及传播性不断增加,敌对势力暗流涌动、舆情应对压力陡增、政府公信力重塑迫在眉睫,这是政府新闻发言人面对的客观背景。

其一,谣言传播加速,话语权争夺激烈。有专家梳理近年社会热点事件滋生、传播、发酵、平息的规律发现,政府负面传闻有市场,涉事群体逐步扩张,舆论导向摆动频繁。热点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出现政府权威声音,老百姓才不会对谣传先入为主、盲目接受。

张宝义认为,当前一些“操手”在网络兴风作浪,一些被歪曲的民意被恶炒,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能“狙击”那些以讹传讹、添油加醋式的“内部信息”和“小道消息”,避免党政工作陷于被动,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二,公众意识崛起,应对能力建设滞后。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指出,在网络时代,政府新闻发言人不说话、说空话、说错话的代价很大,这对当前各级政府机关发言人角色定位、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三,提升政府形象,新闻发言人成为重要抓手。受访专家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满足公众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途径,为各项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维护政府形象。

针对当前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专家建议逐步破除一些政府部门“一言堂”的话语权现状,着力提高从业者个人职业素养,促进政府新闻发言人形成对社会舆论引导“一锤定音”的作用。

首先要重视政府新闻发言人特殊职能。张晋升建议,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作为衡量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参照、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要素,明确新闻发言人的职能定位,树立其“一心为公”的职业理念。

其次,要理顺体制,充分赋权。麦尚文、支庭荣等认为,在决策层应树立信息公开观念;把新闻发言人定位于一个专业队伍而非行政队伍,完善配套体系、充分授权,保障新闻发言人话语权。

对于提升政府新闻发言人专业化程度,竹立家建议规范新闻发言人选拔流程、制定评价标准,更加注重个人丰富经历、全面学识、灵敏思维、现代观念等综合素质,并提高对新闻发言人道德和政治品质要求,选拔出了解社会和公众期待的新闻发言人。

贺弘联建议,加大投入提高基层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力度,对基层政府部门中心组成员以上领导干部、分管宣传工作负责人等展开培训,提高其公开表态能力。此外,有必要建设一支懂得网络、能基于网络数据判断事实和舆情、理解社情民意的专业化新闻发言人团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方问禹黄浩苑 史卫燕 仇逸 赵仁伟 李有超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