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老一小"亲情缺失:子女面对生存压力难回家
www.fjnet.cn 2013-07-08 08:42 邹倜然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新法很快被解读为“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对于这一条款,不少人感叹,原本属于道德范畴的事,都要约束入法,中国传统孝道很“受伤”;也有人认为,子女不回家往往不是不愿回家,而是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无法回家。 事实上,在老人渴望亲情的同时,我国更有无数“留守儿童”,也在终日期盼看见父母的身影。 “一老一小”,这是“中国式亲情”遭遇的现实尴尬。一纸法律文书能否扭转如今的困局?横亘在亲情之间的现实鸿沟,要怎样才能跨越? “儿子回不回来看我们无所谓,最担心的还是小孙子” 距离杭州市区151公里外的淳安县,一幢幢古旧的老宅,大多只有老人和孩子生活在其中。这里的青壮年,为了生存都常年在外打工。住在屏门乡金陵村的童大爷和老伴,其实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空巢老人”,陪伴他们的,还有13岁的孙子童童。10多年前,童童的母亲因为不堪忍受生活的贫困,生下童童后便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为了生活,童童的父亲只身一人来到杭州打工,将童童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如今,童大爷和老伴都已60多岁,生活全靠自己打理。记者的来访让两位老人很高兴,童大爷告诉记者,孙子平时一上学,家里都是空荡荡的。“我们两个人,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童大爷说。 因为贫穷,童奶奶至今还要靠种山核桃补贴家用。去年山核桃收获的季节,童奶奶摔伤了腿。还是靠村里人帮忙才去医院看了病。 “其实,儿子回不回来看我们无所谓,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小孙子。这孩子和他爸在一起的时间太少,都没感情了,将来可怎么办啊!”童奶奶说。 13岁的童童,黑黑瘦瘦,有些害羞腼腆。童童现在大多数时间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他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事情是钓鱼。 说起自己的父亲,童童没有太多反应。对他而言,爸爸只是那个偶尔带着吃穿回家的人。记者问童童想不想爸爸回家时,童童说无所谓。似乎对话里的人,与他完全无关。 童童说,自己的亲人只有爷爷奶奶。而两位老人告诉记者,眼看着童童对自己父亲的感情如此淡漠,他们很是痛心。“平日里,他爸爸打电话来他都不要接的。即使他爸爸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两个人也没什么话讲。”老人说。 童奶奶还告诉记者,童童不久前和杭州萧山一户人家的孩子在“少年儿童结对互助”活动里结了对。过几天,那户人家就要把童童接到萧山去玩。说起这个,童童显得特别高兴。看着孩子的笑脸,童奶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孩子,高兴到别人家玩,都不高兴看到自己爸爸,将来怎么办啊!”童奶奶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2]"常回家看看"法能保亲情? 厦门专家:执行性不强
- [ 07-02]"常回家看看"法能保亲情? 厦门专家:执行性不强
- [ 07-01]“最伤父母9句话”背后是亲情互动不足
- [ 06-26]新疆侨联“亲情中华”武术团访塔吉克斯坦
- [ 06-25]新疆侨联亲情中华武术团赴塔吉克斯坦开研讨会
- [ 06-13]湖里区推进流动人口亲情化服务
- [ 06-08]亲情中华侨乡行文艺巡演团赴浙江温州丽岙镇演出
- [ 06-08]中国赴加纳采金人:亲情与黄金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