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人民日报:铲除“持刀导游”的生存土壤

www.fjnet.cn 2013-07-08 06:37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不治已病治未病”才是上策,根治“黑导游”,首先应明了“黑导游”能存在的土壤何在

“导游”要求游客购物未达要求,竟然在旅游大巴上对游客谩骂不止,还持刀威胁。网络视频上的这一幕,实在令人震惊。

北京旅游部门初步核查发现,被曝光的这辆旅游大巴车并非正规旅游营运车辆,同时强调,如证实有旅行社和导游员涉及此事,将依法从严从快处罚。

看来,持刀者自称“导游”,却十有八九是无证的“黑导游”。

事情真相如何,待查。如果违法行为超出旅游部门管辖力度,应该由工商、公安部门介入。但“黑导游”并非今日才有,也不限北京一地。各地旅游部门的整治,时间不短,手段不少,但往往“只管得了一阵子”。

“不治已病治未病”才是上策,根治“黑导游”,首先应明了“黑导游”能存在的土壤何在。

游客未选择正规旅行社,而上了“黑导游”的“贼船”,原因无外乎两者:一是方便,一是便宜。

以北京为例,曾几何时,在火车站和一些旅游集散地附近,招揽非法“一日游”的人员和广告随处可见,近来经过整治大有好转,但仍未绝迹。这类非法“一日游”,价格便宜得离谱,在游客“上钩”之前,服务也真是好,打一个电话就有车上门来接。不够警觉的游客一旦上当,就会遭遇加价、更改景点、强制购物等。

对症下药,“黑导游”方便,正规旅行社就应更方便;“黑导游”便宜,是因为虚假报价,正规旅行社无法在这方面“竞争”,却可以在服务上多使劲。游客抵达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在机场、车站、酒店、交通集散地,方便地接收到正规的旅游信息,诈骗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如果“一日游”散客得不到正规旅行社的重视,“黑导游”就会乘虚而入。“一日游”虽然只是庞大旅游市场的一小部分,但事关城市形象,不可轻视。

游客出游,求一个顺畅快乐,货比三家没有错,但“莫贪便宜、莫嫌麻烦”。“一日游”也要签合同、报价太低必有诈等旅游常识,应是出游前要做的基本功课。

还应看到,“黑导游”从发小广告到车辆接送再到景区购物点,形成了一条利益链。承担主责的旅游主管部门,既要加强正规旅游的推介,更应严格执法,斩断非法链条,才能还市场干净与安宁,也才有产业的更健康发展。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