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业内称国内不合理学术评价机制致优秀论文外流

www.fjnet.cn 2013-07-06 08: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约为5000种,约占全国现有期刊总数的50%,数量仅次于美国。但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弥补质量上的不足,有业内人士直言,科技期刊整体水平不高,几成中国科技体系中的突出短板。在此情况下,“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尽量送到国外发表”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反过来又导致期刊质量下降。

好稿外流和期刊质量低的恶性循环

以物理学领域的期刊为例,该领域中国学者每年发表的论文有2万篇左右,但在国内杂志上发表的不到4000篇,比例不足20%。

相关专家表示,这个问题应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每个科学家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在更知名的科技期刊上发表,就此而言,应鼓励中国科技论文走向国际舞台,使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之间展开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大量优秀论文外流,不仅使中国科学家的大多数优秀科研成果不能为中国同行首先获悉,而且使我国本土科技期刊缺乏优秀稿源,造成先天发育不良,二者互为因果,陷入了恶性循环,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国际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投入巨资形成的大量优秀科技成果投稿到国外科技期刊上发表后,又花费大笔资金从国外订阅,吃“返销粮”,这不仅浪费了经费,而且长此下去,也让我国科技信息的控制权拱手相让。

说到“论文流失”,还有一种现象不能不提,“现在在中国科学界你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外国人出题目,我们买国外的仪器去做,做出来的结果,发表在人家的杂志上,去支持人家的结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曾如是说。

科研评价体系导致优秀论文外流?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好稿外流”?中国科协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科技论文外流的原因”一题中,不少学者都选了“外部评价体系方面原因,科技评价、职称评聘、奖励制度等均以外国科技期刊为高水准”这一项。

确实,科学引文索引(SCI)可谓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时髦的词语之一,也被作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而这种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国内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的流失。

除此之外,我国现有英文科技期刊也存在量少质低的情况。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英文科技期刊有230多种,仅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4.3%。2012年,中国大陆有134种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但被收录期刊的总体水平偏低,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被引频次远低于国际总体平均值。

就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曾呼吁,要改革旧有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放弃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做法。“对国内外期刊要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

除此之外,科技界的专家还指出,要完善政策环境,制定适当的期刊扶持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把科研成果,尤其是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产出的优秀论文,优先发表在国内优秀科技期刊上。

为促进科技期刊出版质量和论文发表水平的提高,已有为之努力者。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介绍,从2006年起,中国科协开始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截止目前,已资助科技期刊224种772项(次),累计资助金额达9025万元。

科技期刊练好“内功”是根本

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虽然让不少单位“重视国外期刊而轻视国内期刊”,但科技期刊自身未练好内功,也是造成好论文外流的重要原因。

汤森路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报》英文版(JIPB)2012年影响因子是3.75。按照此影响因子排名,《植物学报》英文版排在国际植物生物学非综述类期刊第12名。在所有SCI收录的151种中国科技期刊中位于第7名。“这标志着这个创刊61年、承载让世界了解中国植物科学使命的植物科学期刊终于跨入本领域国际优秀期刊行列。”该刊主编刘春明研究员告诉记者。

有谁能想到,6年前刘春明作为执行主编接手这本杂志时,其影响因子是0.671,“国际知名度低,稿子质量也不太好”。

改革过程是艰难的,但刘春明扛了下来,在这本杂志上投入了大量心血,最终使这本“国产经典杂志”完成了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转折。说到《植物学报》英文版今天的成功,刘春明认为专家办刊是核心所在。“我们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由编辑部办刊到编委办刊的转变,JIPB的学术把关完全由国内外一线科学家组成的编委队伍负责。在由80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和荷兰等15个国家科学家组成的编委队伍中,外籍编委占65%”

“光靠编委的名气是不行的,需要的是他们的全身心投入。”刘春明说,现在有一个不好的趋势,就是想办好杂志,就去请名人,但到最后,如果这个专家太忙或不把办刊当回事,“那肯定做不成。”

《植物学报》英文版能有今天的地位,也离不开严谨办刊和“铁面”处理问题稿件的态度,“我处理过几篇问题稿件,一经查实,绝不姑息。”刘春明说。

“现在几乎没人会在JIPB灌水,因为他们知道后果。”刘春明说与他刚刚接手这本杂志时的“死缠烂打”相比,“目前国内植物生物学领域的一流科学家没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很少,所以前提是建设好自己的杂志。”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植物学报》英文版走过的路,也许可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