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媒体称私人直升机升空打擦边球违规情形大量存在

www.fjnet.cn 2013-07-03 12:56   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一位男子一次性从美国购进了六架直升机。对于正在形成的私人直升机市场,应注意哪些政策法律问题呢?

如何引进落户才合法

目前,我国对于私人航空器包括私人直升机的购进和管理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也一度成为制约私人购买直升机的因素。为了使私人直升机在国内能够获得合法身份,其购买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地符合相关规定。

私人进口直升机首先需要经过国家严格的审批,这种审批不仅是针对购机的形式要件,更是对购机者身份、用途、甚至所购飞机的型号进行实质性的审查。此外,自海外购进直升机还需提前通过地区局向民航管理部门提交购机批文,并要附上一系列材料。

购机之后,持有者还要向民航总局申请办理飞机的国籍标志、国籍登记证、试航证,这些手续都办完之后,私人直升机才算是取得了合法身份。

在我国,原则上不能以个人名义从海外购进直升机,而需要通过一家有资质的托管代购公司来代为完成。而且必须交由具备运行资质的通航企业托管才能合法运行。按照中国民航目前管理政策,能够托管私人直升机的托管单位必须是拥有飞机营运资质的航空公司。私人直升机一旦出现飞行问题,相关部门可以立即找托管公司前往协调。

取得两证才能申请飞行计划

要想让私人直升机飞上蓝天,最基本的前提就是需要同时具备两种证件,即飞行适航许可证和飞行员驾驶执照。只有取得中国民航型号认可证书的飞机才能取得适航证。我国自1997年放开对公民申请私人飞行驾照的限制,一些从事飞行驾照培训的航空俱乐部应运而生。培训后经民航管理部门监考考试合格,就可获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私人飞机驾驶执照。

私人直升机实施飞行前,应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按照批准权限,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要实现一次长距离的跨区域私人直升机的飞行,通常必须在飞行前一周向民航部门提出申请,即便是较紧急的飞行,至少也得提前72小时申请。虽然目前的航空政策有以备案制代替审批制的趋势,但至少当下针对私人直升机领域仍是以审批为主。这使得私人直升机的每一次飞行申请都面临着较高的时间成本,从而导致未经审批而“黑飞”的现象时有发生。

打擦边球违规情形大量存在

到目前为止,私人航空器领域在我国仍以政策性的行政管理为主。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私人直升机领域在很多层面仍是一团迷雾。

目前,私人直升机飞行员的培训机构及认证标准均缺少法律层面的具体规定。私人直升机飞行员的培训多由一些航空培训学校、协会甚至俱乐部来完成,培训的内容、教程或教师资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私人直升机驾驶员的权利、义务难以从法律层面予以保护。

私人直升机能否转卖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并无明确的规定,根据民法原则及基于私人直升机物的属性,其应被准许进行相应的流转。但又因其在购买及落户问题上都需要严格的行政审批和备案,所以对于私人直升机的转卖应持谨慎的态度。日前,民航总局的官员也就此发表了意见,明确表示反对倒卖私人直升机或是拆零件后出售等行为。

而现实的情况是,私人直升机的倒卖情况始终存在,而且由于新机等待周期较长,以至于出现了转卖“等待权”的情况,这使得曾有一段时间出现了二手私人直升机价格会高于新机价格的奇特局面。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约》对“黑飞”处罚作出了规定,但其规定的情节过于局限,仅包括四种情形:未经批准擅自飞行的;未按批准的飞行计划飞行的;不及时报告或者漏报飞行动态的;未经批准飞入空中限制区、空中危险区的。对于私人直升机的其他违规行为未予以约定,导致打擦边球、钻漏洞的违规情形大量存在。此外,《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约》关于罚款金额也仅规定为2万至10万元。这使得大量私人直升机的拥有者在繁冗的审批手续和“黑飞”被罚之间宁愿选择后者。(朝阳区法院徐天元)

延伸阅读

国外私人直升机现状

美国是私人航空甚为发达的国家,这与其宽松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是分不开的。在美国,购买直升机与购买普通商品一样,无需政府审批,也无需托管单位,只要每年聘请有资质的维修公司进行年检即可,适航认证也比较简单。据美国通用航空协会公布,近期私人航空飞行每年在800万至1100万小时间波动。

美国私人航空另一大特色即美国的社区机场,即由社区业主集资筹建的机场,这大大方便了私人直升机的起降和停放。如纽约等大城市中,很多高楼大厦的顶部多相应建有直升机停机坪,为直升机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