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儿子溺水 打父亲56个电话何以不能换取信任?

www.fjnet.cn 2013-07-03 09:46  潮白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男青年池某溺水失踪,同学打电话与他的父亲和亲属联系,结果一连打了56个,“对方就是不信”。近日武汉发生的这件事情,对当事家庭、亲属来说是一场意外的悲剧,而对理应反思的社会来说,该有一种悲怆意识。我们的社会信任度怎么就下降到了如此不堪的程度?

琢磨这则报道的语意,有那么点儿责怪家属的意思。同学说,他已经报上了池某的老家、出生年月日及上大学的详细情况,可是池父依然不相信。那同学的意思无非是为自己的好心受到误解而感到委屈:为什么把我当成骗子?他其实真不用委屈,倘若他不是外星人或者旅居国外多年刚刚踏回故土,他就应该知道诈骗电话是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的一个常态。

56个电话不能换取对方的信任,应了《红楼梦》里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性质迥异的是,在曹雪芹的笔下,那是“太虚幻境”中一副对联的上联;而现在,这情景却是活生生的残酷事实。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被电话诈骗过,我不大清楚,记得有一段时间,报章上隔三差五就有披露。在我自己也有过多次,只是对方没有得逞而已。陌生的号码接通,那边“嘿嘿”地笑上几声,待你询问,他就来句“连我都听不出来了”的轻度责备;待他无论如何不肯报出姓名,就知道不用继续跟他啰嗦了。这一类属于小儿科。高于小儿科的,是“公安局”的、“法院”的电话。“法院”的播的是电话录音,告诉你他们发了传票,可惜我没有一次耐心听完,不知骗子究竟要干什么;“公安局”的则是人工服务,或男或女,急匆匆地向你“通报案情”。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此类电话是“惠州市公安局”打来的,说他们那里侦破了一单案件……总之牵涉到了你。他连你的住址、身份证号码都一一“核对”,令你不可能不心惊肉跳。我当时只是狐疑了一句“怎么听着这么悬呢”,对方就马上撂了电话;倘若他再坚持一下,我这里就说不定真的要按骗子的“指示”办了。后来我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那个电话号码,原来早就被作为诈骗电话记录在案了,想必惠州市公安局早就知道有人在以他们的名义诈骗了吧。

“赵司长”、“中调委”,在形形色色的骗子敢于登堂入室,猖獗得肆无忌惮的时代,要一个家长相信一个陌生人通报噩耗的来电,不是近乎奢求吗?因此,池某的同学按照其手机上的通讯录,“分别给池某堂哥、表哥及表姐打电话,对方的第一反应还是质疑”,几乎是一种必然。倘若其堂哥的妹妹不是身在武汉,“毕竟路程不远,不管是不是骗人,还是过去看一下的好”,那么这电话就无法预计还要打出多少。

56个电话不能换取对方信任,又一次折射出我们社会诚信缺失的严重程度。这种缺失的危害我们早就认识到了,在社会层面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等等。而重建社会诚信也有好几年了,我们应该评估一下有没有成效,是在趋于好转还是在继续下滑。从社会建设的长远出发,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潮白)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