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科教 > 正文

暗物质 藏着多少秘密?寻找暗物质踪迹

www.fjnet.cn 2013-07-01 16:18  章迪思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上天”“入地”捕捉暗物质

上天:AMS项目

丁肇中教授所领导的涉及16个国家、500多名科研人员的AMS项目,目标是在太空中搜寻多余的“正电子”,而它可以被视作暗物质存在的有力证据。

“宇宙中正电子的主要来源是宇宙射线。但宇宙射线所产生的正电子的多少是非常有规律的。所以如果实验能发现超出这个规律的‘多余’的正电子,那它就有可能来自暗物质。 ”科学家这样解释。在将阿尔法磁谱仪放入太空一年半之后,丁肇中团队真的找到了大量多余的正电子。

当然,这些多出的“正电子”并不一定来自暗物质。业内人士估计,如果丁肇中的团队能在接下来的数据完善中发现正电子数量的峰值,暗物质是否存在就会有更明确的答案。

入地:PandaX和CDEX

除了在太空中搜寻间接证据,还有很多国家的科学家潜入地下,他们企图直接捕获暗物质,以寻找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在四川锦屏山2000多米深的地下实验室,目前正在同时进行两项实验。一个是上海交大牵头的PandaX项目,该研究尝试以氙原子核为“树”,等候暗物质的撞击;还有一个是清华大学牵头的CDEX项目,他们的靶子是高纯度锗。

为什么要到地下找暗物质?原来,日常环境下有各种各样粒子,会对捕获暗物质构成很多干扰。如果把高度灵敏的探测器放在地下屏蔽的环境中,一般的粒子无法穿过探测器外面的屏蔽,就只剩下暗物质粒子可以轻易穿透这层 “铜墙铁壁”,又因为它有弱相互作用,所以有一定的几率与探测器内的原子碰撞。对于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这些都是可以被探测的。

这一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后,多个国家的多个实验室进行了尝试,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实验团队纷纷“埋头”地下,寻找暗物质的证据。不过,这项实验的难度也不小,因为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仪器灵敏度,尽可能搜集更多的数据,并在搜集到的海量数据中,尽可能去除干扰。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