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时政 > 正文

深刻把握实现中国梦的必然性

www.fjnet.cn 2013-07-01 08:4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1日讯 (福建日报 肖贵新 游炎灿 刘庆丰)当前,中国梦已成为凝聚发展共识、集结发展力量的时代强音。进一步释放中国梦的强大吸引力、号召力和感染力,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的必然性。

◆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有理想,有追求,就有奋斗前行的力量。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仆后继、上下求索,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进行了谋求民族复兴的不断尝试。但这些主张和实践都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历史已经证明,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或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又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中国梦创设了前提条件和奠定了制度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探索,则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寻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为实现民族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基本路径,它赋予了民族复兴勃勃生机活力,实现中国梦呈现出灿烂的光明前景。

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的客观现实性

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有正确的理论指引。先进理论引领着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经指导中国实践,便彰显出科学理论特有的统一思想、指引方向的功能。一方面,是因为它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继承吸取了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革新了人们思维方式,形成了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努力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指引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最终实现中国梦的正确理论。

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合适的社会制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实现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一优势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真正的大解放、大发展,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为24565元、791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2012年,全国就业人员达76704万人。粮食产量实现连年增,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免费义务教育体系,基本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无疑,这些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坚强的领导核心。要完成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必须找到先进的社会力量。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一先进力量的集中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这表明,对于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不仅有自觉、自信,还有自警、自励、自强,而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这样一个怀有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以及永不僵化、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执政党引领,何尝不能实现中国梦?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