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长沙一河边大量鱼或因缺氧死亡 民工就地搭锅炖鱼

2013-06-26 09:03:56 帅泉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我来说两句

 

鱼热死了?

6月25日上午,(长沙)西二环线高架桥附近,几位民工在岸边搭起锅煮水炖鱼。民工胡月明说,清晨5点多钟就发现水面上漂着很多鱼,吸引周围20多位市民过来捞鱼。“水很浅,鱼都不怎么游动,空手就能捞起来。”

对于为什么鱼会出现这种状况,众人并不清楚。因此捞上来的鱼,许多人想吃又怕有毒。

目前,长沙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工作人员已前往查看。根据初步判断,鱼群出现不良状况或因缺氧所致,但目测水体质量不好,建议市民不要食用捞上的鱼。岳麓区环保局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表示,水体情况算不上好,现已纳入政府截污整治项目。

鱼漂在水面不动,像被下过药

25日一早,市民何静海像往常一样,沿着龙王港散步,行至西二环高架桥下河段时,发现很多市民卷起裤腿蹚进水里捞鱼,岸边站着一些人不断吆喝着。

何静海走近一看,近6米宽的水域,其中一段被土坝截流,留下不到两米宽的口子。市民们聚集在口子旁,流水齐膝。鱼群将脑袋伸出水面,张大着腮奋力呼吸着。遇到突然伸过来的大手,也没来得及闪躲,就被拉离水面,抛入岸边备好的桶中。

从何静海提供的手机视频可以看到,河水很浑浊,漂浮着深褐色的浮萍状物。其中,贴近岸边的地方,有些鱼已经一动不动。

上午10点30分许,人群已经散去。一条裸露在岸上的鱼已经死亡,另有一条停在水中,不断摇动着腮呼吸。高架桥体遮蔽夏日的阳光,成了几位民工休息之所。

邵阳小伙子邹旭东说,凌晨5点多钟,他从网吧回来,发现水域有捞鱼的人群,直到上午10点多,人群才慢慢散去。

邹旭东、胡月明等也加入到捞鱼行列。从江西赣州老家来长沙打工的胡月明,之前就是捕鱼的好手。“伸手捉的时候,它都不动,像是被下过药。”胡月明称。

有人把死鱼捞起来就地下锅

上午10点多,邹旭东搭起炉灶,生好火,架上铁锅烧水。胡月明蹲在盛满小鱼的水桶旁,用小刀划开鱼肚清理内脏。

记者看到,桶里的鱼大多足有十厘米长,有草鱼、鲢鱼等多种类型。

将鱼清洗完后,胡月明挑出体型大的一条,放入锅中。邹旭东拿出一包挂面,放入锅中。不一会儿,他拿出碗筷,夹起熟透的浸过鱼汤的挂面吃起来。“还挺好的,没感觉出来有不一样的味道。”他说。

胡月明说,前来捞鱼的人很多是附近的人,也有一些是从远方经过看到情况后停下的,有一位开小车男子,“下车后,卷起裤管下水摸鱼”。

“有些人捞起鱼后,怕有毒,不敢吃。”胡月明笑着说,“这鱼看着不像下了毒的,像是水底缺氧造成的。”站在一旁的何静海却摆摆手:“水太脏了,这鱼我真不敢吃。”

关于鱼群的来源,在场的人都给不出具体地点。“只知道是从上游漂过来的。”胡月明指着河流上游的方向说。

渔政人员推测是高温缺氧所致

随后,记者将情况反映至长沙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管理站法规信息科科长徐大建查看情况后判断,鱼群出现不良状况或因缺氧所致。他表示,连日来气温很高,气压低,水底本来就缺氧,24日下了点雨之后,将河底的淤泥翻到水体内,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水里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加快,耗氧量增大,鱼缺少氧气造成死亡。徐大建说,目测水体质量不好,因此建议市民不要食用捞上的鱼。

而在两个月前的4月初,岳麓山下湖南师范大学校区内的岳王亭池中,就曾出现因高温缺氧,导致大量鱼类死亡的情况。

25日下午岳麓区环保局监察大队工作人员也赶到现场查看水体情况。监察大队队长赵斌称,该流域的水体情况的确算不上好,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附近所有工厂都已迁走,不会有工业废水直排龙王港”。目前,龙王港已由政府纳入改造计划,对流域两岸进行截污整治。

赵斌分析,流域出现大量鱼类的情况并不常见。据他估计,应该不是河流内的野生鱼,而是大雨后水面上涨,上游别处池塘溢水后,鱼类流出进入龙王港。

“之前,龙王港也出现过死鱼,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说。

[晨报说说]

缺氧死的鱼能吃么?

有渔政专家介绍,即便是缺氧死亡的鱼,食用也需特别谨慎。

鱼在死后,常温下,鱼胆会分解,胆汁毒素流向腹腔,加上腹腔内原有的菌群繁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轻微中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潇湘晨报记者 帅泉 实习生 戴嘉琳 许月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