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高考状元为何留不住?学者:就业创业都不如人意

www.fjnet.cn 2013-06-20 07:14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双重夹击下的教育

扩张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扩张的方式。我们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行政投资,突然要让高校通过市场的方式获得资源,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受到资本的左右和侵蚀。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是处在权力和资本的双重夹击下。结果是,高精尖的成果很少,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越来越不好。

北京晨报:我国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更愿意选择去国外深造,而不愿意留在国内继续学习,请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杨阳:出国继续学习的原因,当然和教育的质量有关。而教育的质量,又和教育的体系有关。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有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一,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都是行政化的。在资源配置上,因为以前我们的高校管理是行政化的配置方式,所以当前高校改革把去行政化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不仅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一定会造成权力寻租的现象。其次,高校的管理体系也是行政管理的方式,领导层的任命都通过行政权力,在财力和人力被掌控的情况下,高校可能越来越像“衙门”了,而很难按照教育的规律运行。

北京晨报:您认为高等教育的扩张是否也是造成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呢?

杨阳:扩张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扩张的方式。我们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行政投资,突然要让高校通过市场的方式获得资源,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受到资本的左右和侵蚀。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是处在权力和资本的双重夹击下。结果是,高精尖的成果很少,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越来越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想要有更好的学习条件,自然就会选择出国留学。

留在国外有什么好

在国外工作,第一收入比较高;第二,如果能够拿到当地的绿卡,还能够享受到当地的福利保障。人总是要追求更好的环境,不论是事业的环境、生活的环境,还是情感的环境……

北京晨报:出国留学本来也是好事,但是很多人关注的是为什么很多留学生不再回国,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杨阳:留学生在国外拿到学位,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的学位,比如牛津、剑桥等,如果毕业以后又能在国外找到工作,他们为什么要回来呢?很简单的现象是,在国外工作,第一收入比较高;第二,如果能够拿到当地的绿卡,还能够享受到当地的福利保障。人总是要追求更好的环境,不论是事业的环境、生活的环境,还是情感的环境等,有更好的,当然不会选择较差的。

北京晨报:这是否不仅仅是留学生所需要面对的选择,也是所有出国人群需要面对的选择?

杨阳:是的。不仅留学生,其实大多数移民人群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遗留下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问题。

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高校对留学生有各种优待的条件,比如安家费,有的甚至直接给予副教授的职称,比给予国内硕士、博士应聘者的待遇要好得多。但是能给出这样待遇的国内高校,也并不是很多。而且这些留学生长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回来以后往往和国内的社会生活、学术研究状况等都有隔膜……

北京晨报:您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留学生不愿意回到国内呢?

杨阳:一个人结束学业,开始进入社会工作,无非就是几种途径:第一,从政,考公务员。目前我们的各个部门都是行政化严重,特别是在公务员报考中,许多部门聘用条件中,将留学生拒之门外,也就是说有留学背景的人不能考。门没有打开,当然也就无路可进。第二,不从政,还可以从商,自己创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国家,应该说创业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事实恰恰相反,方方面面对于创业的制约较大,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是长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人很难处理和适应的。

北京晨报:是不是他们认为进入大学或者研究机构会比较合适呢?

杨阳:也不尽然。确实我们的高校对留学生有各种优待的条件,比如安家费,有的甚至直接给予副教授的职称,比给予国内硕士、博士应聘者的待遇要好得多。但是能给出这样待遇的国内高校,也并不是很多。而且这些留学生长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回来以后往往和国内的社会生活、学术研究状况等都有隔膜,比如在社科研究中,留学生往往会找不到研究方向。这就使得一些留学生回到国内高校后,表现良好的比例并不大。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