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存贷比期中考即将到来 银行揽储战再起烽烟

www.fjsen.com 2013-06-18 16:46  张 歆 来源:证券日报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6月底银行存贷比“期中考”即将到来,商业银行揽储虽已不见前些年“明刀明枪”的把式,但是揽储身段却更是花样翻新。《证券日报》金融机构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商业银行揽储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承诺“高息”,“创新”模式还包括量身定制理财产品、报销费用等方式,甚至近年来迅速发展,被称作“私房钱管理神器”的资金自动归集业务也已成为各银行存款暗战最倚重的“吸储神器”。

高息揽储再现江湖:600万元存一年可多得3.5万元

此外,银行还通过为大额资金量身定制理财产品,以及向行外资金定向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方式进行资金挖角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6月底即将到来的存贷比“期中考”确实不容小觑。为了能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商业银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而违反央行和银监会规定的高息揽储也“再现江湖”。

“除了利率上浮至顶(上浮10%)外,还可以给在我们网点存活期和定期的大资金提供0.45%(年化)的额外费用,按月折算给付”,昨日某股份制银行位于北京南城某网点的理财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外,还可以根据客户存款金额一次性赠送购物卡”。

事实上,除了上述直接违规的高息揽储行为,部分银行的吸储手段更加高明——通过量身定制理财产品吸引大额资金、以及向行外资金定向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方式进行资金挖角。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