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再度深潜进行科研实战 将转战三处海域
www.fjnet.cn 2013-06-15 06:58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踏上3航段 首战从南海开始 经历过风浪等考验的“蛟龙”走向科研之路并不轻松。据介绍,现阶段它并不具备常态化业务运行的条件,必须首先开展试验性应用,用约5年时间才能逐步实现从海试向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蛟龙号开展试验性应用的首个航次就出手不凡,在该航次3个航段都重任在肩:第一航段在我国南海进行长基线定位系统的功能试验,并开展深海科学研究;第二航段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重点开展近底生物调查、地质取样、海底摄像及海底沉积物剂量反应试验等;第三航段在西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申请区,利用照相、摄像、声学地形测量等手段进行近底测量和取样,获取海山区环境参数。 在南海开展深潜科考,对南海深部过程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现场探测,探究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一直是我国科学家的夙愿,在蛟龙号海试取得重大进展后,有关方面正式向主持蛟龙号项目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和科技部递交申请,希望借助蛟龙号这一独特的科研平台,最终,申请得到批准,“南海深部计划”相关科学研究任务列入第一航段。为实施该项科研任务,有6位科学家远征南海,完成下潜、实验设备操作等复杂繁重工作。 通过完成第二、三航段的科研任务,我国科学家将借助蛟龙号这一科研平台,获得一大批关于两区域的海洋生物和洋底地质环境数据,可以推进人类对两区域的准确认知,促进开发利用。 建立3机制 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洋底充满奥秘和诱惑的同时也危机四伏,科学家毕竟是非专业深潜人员,身处数千米水下潜器狭小空间内,如何保障安全呢? 刘峰表示,蛟龙号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为确保本试验性航次绝对安全,建立了3个机制。一是建立起科学家深潜审核评估机制,确认其具备了随艇下潜的身体等条件。二是短期培训机制,通过培训让科学家了解和掌握潜器的基本性能、内部作业规程;训练的重点内容,就是让这些科学家“乘客”能在突发情况下自己驾驶潜器返航。三是确立2名潜航员加1名科学家下潜机制,也就是说,每次下潜将由2名潜航员搭载1名科学家。明确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水下观测,同时强调其协助潜航员完成近底作业。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4]蛟龙号抵达南海作业区
- [ 06-13]“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遭遇恶劣海况
- [ 06-11]“蛟龙”前往南海等地科考 “乘客”揭秘准备工作
- [ 06-10]苏南码头数百民众欢送“蛟龙号”出征南海
- [ 06-10]专家析蛟龙号“蜕变” 已登同类型潜水器深度榜首
- [ 06-10]“蛟龙号”深潜器起航 将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
- [ 06-09]“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将远航 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
- [ 06-08]“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将远航 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