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承载压力显现 小城镇人口向中等城市看齐
2013-06-13 09:31:14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土地供应向小城镇倾斜 提高人口承载能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如果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土地利用制度设计科学严谨,我国完全有把握形成梯度适宜、分级承接的农村转移人口分布格局,不会出现农民“一窝蜂”进城,大规模挤入大城市的问题。 重庆等地实行户籍制度改革,超过半数以上的农民都选择进入小城镇,既是因为小城镇门槛较低、成本较少,也是因为小城镇距离农民原居住地较近,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较为熟悉。大量农民转户进入小城镇,给政府城镇化战略以启示:应把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优先选择,使中小城市、小城镇作为吸纳农民的主要载体,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基础上,保障小城镇用地供应,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不少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土地供应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真正建立起“人地挂钩”的机制,解决好“地随人走”的问题,农村人口迁移到哪里,这些人口所占用的建设用地就转移到哪里;从哪里迁出的人口,哪里就相应减少这些人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促进城乡人口、土地要素的平衡流动。 建设用地指标保重点工程和大项目无可厚非,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已成其主要选择,与此相配套的土地供应不仅应倾向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应服务于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土地供应向基层倾斜的机制,提高人口承载力。 不少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是转户人口最主要的落脚地,建设用地紧缺制约着城镇化体系的完善,必须妥善改革土地供应模式,在保证满足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需求的同时,适当向小城镇倾斜已成为必然选择。应考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盘活存量,在用地安排上,尽量按照集约、节约标准,根据单位人口承载量和经济密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半月谈 记者李松) |
相关阅读:
- [ 06-09]大陆城镇化催生商机 台商或遇大好机会
- [ 06-07]厉无畏:中国经济仍有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空间
- [ 05-28]姚景源:增长潜力与空间恰是我们发展的良机
- [ 05-28]耶鲁大学学者:中国抓住真正的机会正当其时
- [ 05-27]发改委负责人强调: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键靠改革
- [ 05-25]城镇化四大误区:从GDP崇拜到城镇化率崇拜
- [ 05-24]专家称中国城镇化发展会给中德带来更多合作空间
- [ 05-01]中国人喜欢攒钱 储蓄率高达50%以上消费增速回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