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调查称:食品仍是国人最大不安 社会治安改善明显

www.fjnet.cn 2013-06-07 14:13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影响国人安全感首因:不放心食品安全

“总体来说,您有安全感吗?”

在《小康》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进行的调查中,男性受访者占比51.5%,女性受访者占比48.5%,受访者年龄集中于26至45岁。这些人当中,过半受访者表示有安全感,其中46.6%的人“比较有安全感”,8.5%的人“非常有安全感”,这两个数据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相应地,今年表示自己“不太有安全感”和“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各占比12.8%和2%,分别比去年降低了5.1和2.1个百分点;还有30%的受访者给出了“一般”这个相对中性的答案。 

今年5月初,《小康》还联合新浪网在网络平台发布“2013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问卷,在参与网络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比例高达70.3%,女性占比29.7%,受访者年龄集中于36至55岁。这些人当中,选择“一般”的最多(34.4%),其次是“比较有安全感”(28.1%),再次是“不太有安全感”(27.3%),接下来是“特别没有安全感”(6.3%)和“非常有安全感”(3.9%)。

虽然明确表示自己缺乏安全感的人并不算特别多,但在心方向心灵成长工作室资深心理咨询师李序看来,中国人还是普遍比较缺乏安全感的,在某种程度上,不安全感恐怕已经形成了大家的“集体潜意识”,“可以说,大部分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安全感。”

国人的很多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安全感的缺失,比如抢购,比如恋爱时不停地向对方确认到底爱不爱自己;再比如从网上看到或从其他人那里听到关于食品卫生、治安状况、地震预言等消息的传言时,能够做到“完全不信”的受访者仅占比3.5%,其余的人则都会不同程度地相信那些非官方发布的信息,并做出一定的反应,其中29.4%的人会“四处打探消息”,7.8%的人甚至会因此而恐慌。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中国人的安全感?《小康》希望通过调查能揪出这些潜在的“杀手”。在20个各种各样的可能影响到安全感的因素中,受访者选择最多的五项依次是“食品安全不能让人放心”、“环境污染严重”、“所在城市贫富差距过大”、“医疗得不到保障”和“信息财产安全容易泄露”。如果单独分析影响男性和女性安全感的因素,则会发现男女确实有别,男性更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地政府对犯罪打击力度不够”对他们的安全感影响最大;而女性更容易受到议论纷纷的干扰,“经常听到别人议论违法侵害事件”对她们的安全感影响最大。

在心理咨询室里,李序所面对的来访者,大部分为女性,“女性常常吓唬自己,她们的想象特别丰富,总是说我觉得某个人或某件事会如何如何,这种负性的想象往往是导致她们安全感低的主因。”李序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女性的很多想象并没有真的发生,“而她们却要用没有发生的想象来构建自己的行为,这就比较可怕。”

与“食品安全不能让人放心”成为影响国人安全感最大因素相应的是,七成(71.7%)受访者表示了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在《小康》连续四年发布的“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中,“食品安全”也是连续四年排在榜首。  虽然71.7%这个数字比去年81.8%的数字低了10.1个百分点,但其却比列在榜单第二位的医疗安全高出了28.4个百分点,足以说明了“食品安全仍是最大不安”的现实。

瑞安一高中食堂早餐惊现老鼠头和胡须根、江苏团伙用老鼠肉冒充羊肉销往上海江苏等地、农夫山泉陷入质量门、美素丽儿奶粉掺杂过期奶粉、费列罗巧克力惊现活蛆……2013年以来出现的这一系列食品卫生安全事件,让民众惶恐不已。

这一问题亦引起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日前,李克强总理针对掺假羊肉和毒生姜等食品安全问题指出,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监管、严厉打击,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新成立的国家卫计委就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等工作专门下发通知,再次强调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清理。

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公布,食品安全的主要监管部门由从前的五个减少为现在的两个,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农业部。而新的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增设三个司局监管食品安全。次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规划财务司负责人王小岩说,目前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要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