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双非"家庭陷户籍壁垒 退回内地比挤进香港还难

www.fjnet.cn 2013-06-04 16:42  朱家健 来源:济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各方声音

深圳妇儿心理健康专家张小梨:

孩子在两种社会难找平衡点

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张小梨认为,“双非”家庭的孩子在香港上学,与其他同学相处,孩子心理上自然会出现一些比较和落差,“我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不好的影响,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勇气、增强自信心等方面都会有负作用。“客观说,香港地区民众文化素养较高,出现‘排外’的情况即便有也是极个别现象。但毕竟地区差异存在,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区别不小,孩子反复在这两种社会里学习生活很难找到平衡点,严重时甚至其特有的‘模仿’天性都会被打乱,自我塑造的结果并不理想,这样的童年,你能说它是无忧无虑的吗?”张小梨说。

香港资深政策评论员朱家健:

“双非”家庭也可以先苦后甜

“‘双非’政策被叫停,从心理上会让很多港人高兴,因为从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来看,香港的资源也很有限,‘双非’儿童的大量涌入难免会摊薄这些资源,增加港人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双非’儿童这个群体是香港政策框架的产物,既然容许他们出现,香港社会就要做好接纳吸收他们的准备,而开放包容正是香港特有的优势,寻求解决这些孩子求学、问病面临的问题,香港政府责无旁贷,而这个群体在内地本身很多就是精英家庭,孩子们长大后如果回归,一定会给老龄化问题突出的香港社会带来一股新鲜的活力,也承载起香港明天的希望。”香港资深政策评论员朱家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读书开始,“双非”儿童就开始承受着大于常人的压力,也更好地磨练着他们自立的能力,目前的困难都应该是暂时的。如果香港政府有所识,有所为,关注这个群体,以政策为导向,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香港,那么“双非”家庭也可以先苦后甜。

“双非港童”家长、网友“东北香瓜”:

双城生活路长愁更多

这些被贴上“标签”的“双非”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中最大的现在也只不过10岁出头,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辛苦与不易,受到异样眼光看待,已经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年后还要面对学业求职、组建家庭等诸多问题。如果回到香港,他们的语言和生活压力远远高于同龄人;不回香港选择在内地生活,他们的港人身份又毫无优势可言,反倒增加了不少生活成本。这种困惑已经开始让相当一部分“双非”父母感到压力重重,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后“双非”时代的双城生活,难免路长愁更多。综合《保定晚报》、《经济观察报》、《晶报》等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