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花甲老人为寻江豚“避难所”奔走3年打动中科院

www.fjnet.cn 2013-06-04 11:16  孟俭 来源:中国江苏网 我来说两句

上月末,镇江、南京相继有两头江豚丧命,本月初,廖家沟将迎来江豚保护权威专家的考察。耗时3年为江豚寻找“避难所”的64岁老人陈宜林十分欣慰:“不管最后廖家沟水域是否适宜,我都希望扬州也能有一处保护江豚的‘乐水’。”

3年前 一篇文章激发他的“斗志”

“江豚数量正以每年6.4%的速率下降,如果保护不力,10年到15年之后,江豚将成为第二个白鳍豚。”2010年,世界著名豚类保护专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发表了《抢救江豚只有最后的15年》一文。

在江边“船村”长大的退休教师陈宜林看后彻底震惊了:“小时候江中经常见到江豚,怎么数量下降这么快?”陈宜林觉得,自己有责任为保护它们尽一份力。

自2010年起,陈宜林跑遍了长江扬州段,只要听说哪里有渔民见到了江豚,他就会赶过去了解情况并做记录。2011年7月长江江豚保护志愿者开始全国招募,陈宜林就报了名,他说,那时他就发现,沿江不少城市志愿者很多,而扬州,响应者寥寥。

3年中 四处奔走为江豚寻“避难所”

上月末,镇江、南京两头江豚相继丧命,陈宜林说,一听到有江豚死去,他的心就如刀割一般。“长江航运越来越繁忙,已经很不适宜江豚生活。”早在2010年,陈宜林就奔波在扬州沿江水域,希望能为江豚寻一处“避难所”。

经过考察,陈宜林觉得,长江(扬州段)的夹江——廖家沟,应该适宜作为江豚的迁地保护区。

“觉得适宜后,我就给中科院水生所博士王克雄写了一封信。”陈宜林说,他在信中写道:廖家沟历史上是长江鱼类繁衍区段。此段夹江下游直通长江三江营口,上游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入口,水质良好,通畅……

除了考虑廖家沟,陈宜林说,像三江营口等,他也实地去看过,最后还是觉得廖家沟最适宜,无论是水质还是生态环境。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