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普通百姓中国梦:一个农民工的梦

2013-05-29 17:4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大家好,我叫高树义,是门头沟区城子街道兴民社区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做的是废品回收工作。1993年,我从老家山东省鱼台县到咱北京打工,至今我还记得,只会种地的我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那种无着无落的感觉。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才能融进这个陌生的大城市,什么时候这里才能有我的家呢?

一晃儿20年过去了,当年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现在的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在社区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家的温暖。

当年来北京,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多挣点钱,改变家里的生活。可到了北京,我才发现,一切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我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俩眼儿一摸黑,根本找不到工作,什么搞搬运、当小工、挖下水道,只要能给点钱,甚至管顿饭,我都愿意干。那年,眼瞅着春节快到了,我连回家的路费都没凑够。正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我暂住的兴民社区的干部找上门来,原来他们已经发现我的难处,给我送来一百块钱和一桶花生油,让我好好过个春节。当时激动得我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了,只会说“谢谢,谢谢!”干部还问我,乐不乐意在社区找点儿事做,比如收收废品,扫扫街道。我一听,连忙说:“我乐意!”就这样,我有了现在的工作。

有一次,我到街上收废品,一位大姐听见我吆喝,忙拿出一纸箱瓶瓶罐罐开院门出来,我一扭头看见有几个瓶子从纸箱里掉在院子里,本能地想帮她捡过来,那位大姐却拽上院门,没让我进去。

开始我心里有点别扭,后来慢慢地想明白了:你初来乍到一个新地方,人家不了解你,防范是很自然的。我想,还是让时间和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消除那些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吧。

我们这属于平房多的那种老社区。有一次,一户居民的下水管道堵了,弄得满街臭烘烘的。居民到居委会反映,我听见了就说:“我去看看吧。”赶去以后,我刨开地面,再用马勺,一勺一勺把刺鼻的污泥掏干净,换上新管道,填上土,把周围清理干净,我自己却弄得满身污泥,居民特不落忍,一个劲儿地夸我。我说:“唉!这是咱自己的事,应该的。”

后来,我推着车,在街道上收废品,经常让居民叫住:“小高,今儿个我炖了一大锅羊蝎子,晚上过来。”

到了冬天,邻居大妈看到我的手冻得又红又肿,就连夜为我赶做了一双棉手套。带上手套,暖的不仅是我的手,还有我的心。我觉得这个城市对我不再陌生,这里也有我温暖的家。

有一年春节,我收完废品,从外边回到我住的小屋,居委会干部忽然迎出来说:“小高,你看谁来了?”我进屋一看,老婆、孩子正坐在屋里。儿子跑上来抱着我亲热地叫着“爸爸,爸爸。”我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原来社区干部瞒着我,写信、出路费把我妻儿从老家接了来。

紧跟着,几位干部又从自家每人拿来两三个菜,还有饺子,摆了满满一桌子。把我媳妇感动得一个劲儿地抹眼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我也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几位干部陪着我们一家子,吃了这顿团圆饭。那情景,直到现在,还温暖着我们一家人的心。

2003年,“非典”袭击京城,我主动要求参加社区打药、消毒、清扫工作;还担任了一位“非典”康复人员的监控工作,常常是昼夜不能休息。我爹给我打来电话,说“儿啊,你快回来吧,我和你娘挂念你!”还没等我向父亲解释,我闺女接过了电话说“爸爸,我都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了,是不是不要我了!我好想好想你呀!”听了亲人的话,我的眼睛湿润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我忍住泪水告诉他们:“北京给了我一个家,现在家里有了难处,我不能走!”

在北京这些年,从当初的人生地不熟到成为这里的一员,我的想法不再是挣钱养家那么简单,我梦想着能在这里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2006年9月25日,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一名外来的打工人员在社区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还获得了北京市来京建设者文明之星、文明北京新市民、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我在北京不仅找到了家,更找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我的一对儿女都上了大学,女儿毕业后去南方工作,她希望我也到那里,一家人有个照应。可是我已经离不开我生活了20年的北京。

如果您问我现在还有什么梦想?我要告诉您,现在,大家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苦干实干,我也希望成为这“梦之队”的一员,我要和北京人一起,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在苦干实干中迎接美丽北京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