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乌鲁木齐搬迁安置房质量不过关 半年已有多处裂缝

www.fjnet.cn 2013-05-29 07:04  胡仁巴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断裂的墙。胡仁巴 陈维华摄影报道

安置点远离草场耕地,“征房不征地”造成许多困扰

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17公里处的乌拉泊村,2006年2月划归该市天山区。当时天山区撤乡设街道办,成立了红雁街道办事处,下辖乌拉泊牧场、乌拉泊村、乌拉泊社区等。街道办辖区有2700余户人家、1.2万多人口。因乌拉泊村辖区有离城市最近的地下水溢出带,源自于天山博格达峰和南山的冰雪融水,纯净无污染,年出水量接近乌鲁木齐市城市供水的2/3,从而成为了一级水源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乌拉泊水源地水质由一类降至三类。为此,2006年初,乌鲁木齐市人大将保护乌拉泊饮用水源的相关议案定为1号议案,实施为期4年的乌拉泊水源地保护工程。其中计划一期投资3.1亿元,完成水源保护区所有农牧民和自治区水利厅工程一处整体搬迁。据2010年4月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对常委会批准的4项政府融资贷款项目进行视察时显示:此次搬迁的农牧民分属乌拉泊村和乌拉泊牧场,初步统计涉及581户1696人,基本涉及乌拉泊地区所有住房。

让乌拉泊村农牧民关注的搬迁安置房选址,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天山大道与兰湖路相交的三角地,占地574亩,建设600户,分为8个标段建设。每户安置房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3.22平方米。

5月22日下午,据当时乌拉泊村首批搬迁示范户之一马生荣说,他过去一直生活在南山牧区,在山里放牧。家里原有1000亩草场,紧挨水源地的老房子100多平方米,还有一个700多平方米的院子。2007年11月,告别老屋举家迁到新村。按方案,新的定居点是按国家抗震安居房标准盖的,他搬新房时仅得到4.7万元的补助。其中,2.5万元是政府给的搬迁补助,2.2万元是老房子的院墙、树和厨房的补偿。

“我们祖祖辈辈以种地和养殖为生,现在把我们的住所搬到5—6公里之外的地方,而把耕地留在原地。这让我们如何种地?怎么放牧牛羊呢?”村民周洪林认为:当时相关部门开展搬迁工作时,采取“征房不征地”手段,给搬迁的农牧民造成生产与生活的分离和脱节。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