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专家:李克强瑞士德国行成果将有效带动中欧关系发展

2013-05-27 17:04  时冉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作为新一届政府组成后首位到访欧洲的中国领导人,李克强此次瑞士和德国之行虽仅有四天时间,但期间达成的政治共识、签署的一系列务实合作文件均引起格外关注。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尘埃落定、中国领导人交接后对德关系的“提速说”,都令外界对此访给予很高评价。中国研究中欧关系的专家在接受国际在线采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发展与瑞士、德国合作不仅有利于双边关系,也将带动中欧关系发展。

到访瑞士之际,李克强在当地报纸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选择瑞士作为他到访欧洲的首个国家并非偶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推动中瑞自贸区进程。24日,李克强总理和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共同见证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这标志着双方自2010年启动的自贸区谈判离协定签署和批准实施仅一步之遥。瑞士将成为欧洲大陆和世界经济20强中首个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国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表示,其意义不言而喻,中瑞自贸协定将有效促进两国经贸关系发展。

冯仲平说:“我们现在和这个瑞士签署自贸签订,等于是对这个双边的贸易投资,特别我们金融领域的合作,会具有很大的一个促进意义,因为中国是瑞士在亚洲第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所以《自贸协定》的签署实际上讲就是要减少贸易的壁垒、障碍、关税等等的限制,所以这个意义就是说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瑞士不是欧盟国家,但冯仲平认为,鉴于其在发展对华经贸合作方面的引领作用,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将对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中瑞自贸协定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定信号。

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此次欧洲之行访问的唯一欧盟国家。中德关系一直领跑中欧关系发展,双方不仅建立了成熟的政府磋商机制,两国的经贸关系也成为中欧经贸关系的领头羊。李克强总理此次访德,双方又签署了节能环保、农业、汽车等领域的17个合作文件。在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孟虹看来,其中透露出中德合作的新亮点,“一个亮点是在环保领域,在新能源这个领域,其中包括电动汽车制造,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比较需要的,对中国的环境节能方面都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就是我们会向德国的服务行业学到更多的经验。相比中国(而言),德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社会时代,它的服务行业占全球产业总值的69%。德国走在中国前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中国学习,比如说养老方面的,还有银行保险业的方面。”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令人关注的是,中德领导人在这次会谈中达成加强相关领域合作的共识。孟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仅是土地城镇化,人员、机制、理念都没有同步跟上,在这些方面,城镇化率超过95%的德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间,它有一些相应人员的教育提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另外他们在一些新的产业的相应配套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经验,还有一些就是在(相应的)体制建立中,如保证员工的利益方面,(以及)在城镇化中间会出现的环保问题,或者是一些交通问题,会出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的问题等,他们也有一些经验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借鉴。”

推进新合作的同时,李克强在此访中也直率谈及中欧已有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近日,欧盟拟对华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对此,李克强表示,中方十分关注欧盟对中国光伏、无线通信等产品进行的“双反”调查。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向国际社会发出了错误信号,不仅不利于中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损害了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行不通,损人不利己,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坚定维护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孟虹表示,德国作为欧盟大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与中方有共同立场,中欧双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其实,不单单是德国方面,实际上其他的欧洲相关行业的企业也都在抗议(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因为如果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制裁的话,有可能会牵动相关行业在欧洲的发展,所以我们大家都很希望不是把问题激化,而是通过妥协的方法,通过协商的方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出路。”(记者时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