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民总动员”,有必要吗?
www.fjnet.cn 2013-05-25 08:57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孩子需要“护考”? 李龙:高考考的不只是孩子的课本知识,还是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验。很难想象,连一点噪声都难以忍受,今后又如何能抵抗更大的社会压力?很多失败的路,就是家长和社会善意铺设的。别再抱着“圈养”的心态和培养“温室花朵”的方法来对待孩子,不妨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回归考试的本质,让高考的痛苦少一点,相信快乐就会多一点。 练洪洋:社会为高考创设良好的环境,孩子当然欢迎。别说是高考这种人生重大考试,哪怕在平时,谁不希望有一个安静环境呢?能力不足考不好,那是主观因素,无可奈何;环境影响发挥,是客观因素,实属不该。事实上,有些考试也确实对环境要求很高,譬如英语听力考试。 谭敏:送汤、送饭、酒店包房……家长们这几天24小时的贴身服务,对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负担。家长们严防死守,生怕出现一点失误,这种焦虑也会传导到考生身上,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不利于临场发挥。待之以平常心即可,过度在意有时可能适得其反。 公共资源要让路? 谭敏:每年高考这几天已成了全民总动员,不仅是千万考生的家长、亲戚,还有交通、公安、卫生、电力、城管等职能部门,统统成了“护考队”。政府做好供电、医疗等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提供人性化关怀,无可厚非,但凡事要有度,在高考上消耗过多的社会成本,就是浪费。更何况,怕堵车、怕忘记准考证,完全可以早点出门,十七八岁的人了,难道这点都做不到吗? 练洪洋:动用部分公共资源,为考生提供方便,并非大逆不道。考生也是公众的一部分,况且,在这两天里他们是最需要社会关照的群体,开开“绿灯”,于情于理说得过去。韩国高考也一样,上午的地铁和公交车会增加运力、企业推迟一小时上班、警察署警车这天也将用于帮助运送考生…… 李龙:整个社会患上高考“群体性焦虑”,暴露出高考“独木桥”式竞争、“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仍然在延续。缓解“全民高考”的焦虑与过激反应,需要多方合作,协力治理。改变高考方式,譬如改一次为多次、统一招生加自主招生等,稀释一年一度高考的社会关注度。同时,努力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人才评价体系,增加素质教育权重,告别“唯分数论”。 当一个社会的人才选拔、培养体系足够科学,不再依赖于一年一度的考试,公众才会以平常心看待这一次考试。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25]考生压力大家长想偷喂镇定剂 考前如何与孩子相处
- [ 05-25]北京市教委:“美籍可在京高考”不实
- [ 05-25]熊丙奇:“异国高考”体现制度的弊端和不公平
- [ 05-24]从高考前吃避孕药看考前心态
- [ 05-24]获美国绿卡“逆袭”高考是误解
- [ 05-24]外地生的高考逆袭故事不可复制
- [ 05-24]“迎接高考,加油!”记录高三学子冲刺生活
- [ 05-24]教育部与各省(区、市)签订2013年高考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