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印奇迹”让“跳梁小丑”难堪
2013-05-24 07: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天空中的几朵云,遮不住中印友好的灿烂阳光。”在印度之行的最后一天,李克强总理用这句话来描绘两国关系,恰到好处。 就在李克强访印前夕,中印边境“帐篷对峙”被一些国际舆论吵得沸沸扬扬,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也被一一渲染,似乎中印关系的气氛骤然紧张。 但令舆论大跌眼镜的是,两国妥善化解了“帐篷对峙”。李克强访印期间,双方开诚布公,谈得很投机,达成了一系列战略共识和新的务实合作成果。中印关系嬗变的过程和结果堪称“中印奇迹”。 对中印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横看、竖看,当然可以找到不少分歧和矛盾,个别国家从中看出了“门道”和“缝隙”,企图加以利用,挑拨离间。 5月初,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印度声称“1500多年来,日本和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从未有过十分顺畅的时候”,靠“同病相怜”拉拢印度牵制中国的企图昭然若揭。 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公开呼吁与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组成“民主安全菱形”,与实力不断上升的中国相抗衡。安倍还提出日本要推进“战略性外交”和“价值观外交”,煞费苦心地搞“包围中国”式“首访”。日本一些政客在涉华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堪称“跳梁小丑”。 “民主安全菱形”,“价值观外交”,“战略性外交”,这形形色色的新名词看起来颇具“战略性”,实际上暴露的是日本当局外交思维格调不高,外交心胸狭窄。“跳梁小丑” 迄今并没有得逞,恐怕今后也难以得逞。“中印奇迹”的出现和存在让“跳梁小丑”有些难堪。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印都讲究大局观,具有大智慧。中印同为两大文明古国、两大发展中国家、两大新兴市场,两国携手对双方和世界都有战略意义。两国互为伙伴而非对手、互为机遇而非挑战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两国民众和决策层的思维。印度显示的大智慧在于能冷静地看待对华关系,少受国内鼓噪者和国外挑拨者的影响。此前媒体透露,印度退出美日印三方联合军演,也是一种大局观的体现。 第二,中国人有诚意,与中国合作不吃亏。中国人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中国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搞“双方合作,单方受益”。中方坚持使自己的发展更多地惠及周边和整个世界,这一原则当然适用于印度。对于印度关心的对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方寻求与印度达成双赢的解决之道。加强对华务实合作还有助于提升印度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第三,超越差异,凝聚共识,符合时代潮流。世界上只要民族国家和国家边界存在,就有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野和纷争。大国关系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在所难免。但重要的是,大多数国家意识到对话、交流、和平、互信的可贵,愿意把握好博弈的分寸,更多地选择合作共赢,而非两败俱伤。各种形式的地区一体化安排方兴未艾,正是这种潮流的体现。中印提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设想也是这种潮流的反映。逆潮流而动的思维和言行怎会大行其道?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中国向周边和世界传递正能量的手段、途径和效果也会增加。正如下月举行的中美元首“庄园会晤”一样,中国外交会创造更多让人眼前一亮、意想不到的“中美奇迹”、“中欧奇迹”、“中非奇迹”……在这些“奇迹”面前,一些日本政客那样的“跳梁小丑”们将会自取其辱。 (作者为国际问题专家) |
相关阅读:
- [ 05-23]外交部介绍李克强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成果
- [ 05-22]李克强:发挥互补优势 持续扩大中印贸易投资规模
- [ 05-22]李克强会见印度总统:中印关系具有全球战略意义
- [ 05-21]李克强抵达孟买 继续对印度进行访问
- [ 05-21]外媒评李克强访印:释放合作信号 超越边界问题
- [ 05-21]印度如何看中国和世界? 中印是对手也是伙伴
- [ 05-21]中印总理24小时内两度会晤 决定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 [ 05-21]中印“民间外交”待拓展 两国媒体应“面对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