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虚假广告让院士“躺枪” 盗用照片宣传招揽患者

www.fjnet.cn 2013-05-20 06:47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被广告”、“被代言”成家常便饭,专家遭遇维权难

郭应禄院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被广告”、“被代言”,很多专家都对此头痛不已。然而,更麻烦的是,专家自己的警告乃至维权难起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一家药厂的心脏病药品研制者。这家药厂不仅违法宣传,竟还宣称“6个星期就可以治好病,患者的痊愈率达80%多”。

李连达接到患者电话后,立刻给厂家发警告信,要求停止宣传,可是厂家反而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发了第二封警告信依旧无果的情况下,李院士把材料寄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违法广告才被打下去。

郭应禄院士告诉记者,去年有病人找到他,说从网上广告看到的药品用了效果不好,该药宣称是“北大医院前列腺中心推出”、“我国泌尿科专家吴阶平、郭应禄几十年科研成果”,但他和吴阶平(已故)从未卖过药。一位律师替他维权,刚打了个电话给这家所谓“中心”,对方就把广告撤了。过了两周,广告上的单位变成了“中科前列腺中心”,卖的药却完全一样。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用一天的时间在北京收集了88份报纸,从中找到了36条虚假药品广告。其中,有3条印着他的照片。

“我只能投诉其中一家知名媒体,对方说广告有委托合同,还有我的‘亲笔’签名,当然签名是假的,但对方说有合同有签名,就不关他们事了。”谈起“维权”经历,钟南山显得很无奈。这家媒体好歹把广告停了,但过了两天,同样内容又出现在另一家媒体上。这让他倍感疲惫,总不能放下工作成天去“打假”吧?

频频“被广告”,郭应禄说:“现在只能躲,没把握的活动不参加。”

记者还发现,在“不一定能找到对方,找到了不一定能告赢,赢了不一定能执行”的情况下,专家自我维权积极性普遍不高。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