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文否认货币超发:M2高企不一定通胀
2013-05-06 07:30 田俊荣 吴秋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2.这么多钱从哪来? M2存量不是央行随意印出来的,也不可能存在央行自行主导的所谓“货币超发” 近年来,我国M2增长呈现出逐渐加速的态势。2000年底,M2余额约13万亿元,到2008年底,M2余额为47.52万亿元,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自2009年起,M2余额每年跨越一个“10万亿”台阶,4年间增长了近一倍。 于是,有观点认为,M2存量过高是由于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超发货币造成的,央行印了很多钱,用M2的快速增加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事实果真如此吗? “M2快速增长的直接源头是信贷高速增长”,连平说,根据货币银行学原理,信贷具有多倍创造货币的功能。打个比方,如果甲将100万元存入银行,银行在上缴存款准备金后将余下的75万元贷给了乙,乙拿到贷款后不会马上取出现金,而是继续存在银行中,此时最初100万元的货币就产生了175万元的货币供应量。如此循环往复,如果不断有企业贷款,则最终会被放大许多倍。 由于我国其他融资渠道不发达,信贷需求始终非常旺盛,银行只要有钱就可以迅速贷出去,从而使这个多倍创造货币的功能不断发挥作用,令M2存量几何式扩张。“可见,M2存量增加的最原始动力是信贷需求。如果没有这种需求,M2不可能凭空高速增长。因此M2存量不是央行随意印出来的,也不可能存在央行自行主导的所谓‘货币超发’”,连平说。 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2009年、2010年我国信贷规模出现了大幅增长,带动了M2存量的走高。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应对突发性危机时,刺激政策力度究竟要多大,是很难事前在数量上进行科学测算的。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信心,而信心危机的传染性极强,应对政策如力度不大的话就很难制止信心崩溃。所以,面对严重冲击时,刺激政策的力度宁肯大一些,以便稳住信心。相比之下,一些国家在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刺激政策可能力度不够,经济复苏情况不理想,事后还得进一步加大力度。“评价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应该将其放在一个历史阶段综合来看,不能只想在危机时尽快复苏,复苏成功了以后又不愿意承担由其产生的成本,这是不现实的。” 除了信贷高速增长,外汇占款也是M2存量高企的重要推动因素。 所谓外汇占款,就是央行买入外汇形成储备时投放的等值人民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说,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条件下的央行购汇行为使央行每年被迫向银行体系中注入大量货币。截至2012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3.3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100多万亿元M2中有20万亿元左右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带来的。 “外汇占款没有多倍直接创造货币的功能,只是带来银行存款的增加,导致银行存贷比下降,从而增强了银行信贷投放的能力。”连平认为。 此外,在我国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中,一些原来没被市场认可的资产,如企业无形资产、土地、房地产、收藏品等,逐渐被市场认可并上市交易,这些资产货币化的过程需要大量货币进行交易,无形中也推升了对M2存量的需求。 以房地产为例,普通人感受最深的是,以前单位分配的公房和福利房不能上市交易,房改后,这些房产逐渐可以买卖,一套房产从没有任何市场价值到动辄几百万元,自然需要大量货币参与进来,这会直接带来货币资金需求。 |
相关阅读:
- [ 01-19]PM2.5每年导致欧洲386000人死亡 影响人均寿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