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专家称大学生心理健康优于社会平均线

www.fjnet.cn 2013-04-24 07:11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血刃,让原本娴静的读书之地升腾起一股腥气和戾气。本是同窗之谊,却成生死之争。背后的动机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同学间因为生活琐事而滋生嫌隙,最终演变为不可挽回的悲剧。

扼腕之余,不禁发问:现在的天之骄子怎么了,心胸为何如此狭窄、举动缘何如此骇人?尽管,极端个案无法推演出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处于亚健康,但一连串的疯狂举动表明,象牙塔内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应该警觉。

——编 者

极端案例不能代表全体

大学生心理优于平均线

“极端个案并不具代表性,在这类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简单地给当事人贴上‘大学生’的标签,而忽略了具体情况。”在对复旦投毒案表示痛心之余,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张继明否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恶化”的说法。“这样的极端案例在社会各阶层人群中都时有发生,只是媒体较少关注,才显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指导中心主任袁辛也认为,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心理状况健康良好。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测算,目前5%左右的中国人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另一项调查显示,真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只占总人数的0.32%。对比之下,大学生群体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一般社会群体。不过袁辛坦言,“类似的伤害性事件虽然是小概率的,但所反映的大学生攻击性倾向必须引起警觉。”

据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着季节性特点,就业、考试等特殊时段往往是高发期。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李慧生表示,临近毕业时,预约心理咨询的学生数量往往出现井喷。

“严重心理问题无法靠患者自身努力康复,需要专业帮助;而发展型心理问题是阶段性的,通常能随着成长走出来。”袁辛表示,除了表现出自杀、伤人等严重倾向,一般的心理问题就如同情绪的感冒,很正常,但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相对保守,以致得不到及时、专业的帮助。

在张继明看来,这些学生“困守心魔”有几种原因:一是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这类机构的存在,二是对他人包括咨询师缺乏信任感,三是对心理问题有一种“病耻感”,认为自己不正常,害怕被人知道。

心疾病根多出在青少年时期

大学环境宽松无法定点关注

每年新学期,天津师范大学会根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所有入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4%左右新生会接到一个小小的蓝色信封——约谈邀请信。经过测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自青少年时期,比如不会与人相处、适应环境困难等,只有极少数属于需要治疗的心理疾病。

经过接触许多心理出现问题的大学生,张继明认为问题并不完全出自大学,“病根”从中学甚至童年时期就已种下。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学生过早承载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中学只负责应试,将价值观培养的任务都交给大学。“比如,不少学生已将好成绩当作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甚至是获取父母关爱的手段,到了大学,一旦在学业上遇到挫折,自我价值感丧失了,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袁辛说:“伤害性事件背后,可能有妒忌、自私、残忍等人性中恶的因素。”当前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够,使得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解决心理困扰,同时家长的心理困扰甚至心理疾病又直接影响孩子。

名校的符号,让公众对悲剧的发生更感痛惜和震惊,这些“天之骄子”为何走入歧途?袁辛认为,一些优秀学生存在“一山难容二虎”的认识困境。“现代大学生很多成长于全保护环境,相对比较自我,竞争心很强,对挫折和困难的理解认识比较少,爱的能力相对缺失。”

相对于中学,大学环境比较自由宽松,任课老师和班级辅导员很难做到“定点关注,对症下药”。清华大学的研一学生小李,是一个大四毕业班的辅导员,他觉得在疏导学生心理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辅导员一个人要带三四个班级,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深度关注,只能选几个‘重点对象’。更何况,同学们即使心理存在问题,基本上也不会主动跟辅导员说,问他可能也不愿意讲。”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