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四川官方称震区记者密度大于汶川时期致"爱心拥堵"

www.fjnet.cn 2013-04-23 15:47  孙宇挺 来源:中新社 我来说两句

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侯雄飞,23日在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区芦山县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在芦山地震灾区的记者超过一千人,密度大于汶川大地震时期,对灾区救援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他更愿意将之称作“爱心拥堵”。

侯雄飞表示,此次地震的新闻报道工作积极有序有效,报道快速充分。灾情发生后国内外新闻工作者都赶赴震灾现场,报道灾情,让社会了解这里发生的事情,新闻工作者尽到了社会责任。

据侯雄飞介绍,现在地震灾区有一千多名记者,包括在宣传部门有登记的境外记者170多人,有登记的境内记者800多人,还有一些没有与新闻宣传部门联系直接进灾区采访的媒体记者,估计大约有一百余人。这还不包括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

侯雄飞说,此次媒体报道快速且全面,从抢救生命、受灾民众安置、伤员救治、交通保障等方面予以全面快速报道。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同灾区民众和救援队员一样辛苦,且冒着很大的危险,“我们感谢新闻工作者不怕苦不怕危险的精神。”

侯雄飞表示,媒体工作者在这里传递爱心,但由于人数众多,对灾区救援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当前灾区800平方公里土地上出现了1000多名记者,这个密度甚至比当年汶川大地震时候的还高。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报道中,最多时有3900多名记者出现在那片10万平方公里的灾区土地上,但这次的密度显然要比当时的还大。

由于灾区通道本来就窄,交通状况也不好,过多的媒体采访容易导致救灾通道拥堵,侯雄飞将之称作为“爱心拥堵”。

侯雄飞呼吁,为了更好地抗震救灾,为了抗震救灾科学、有序、有效进行,在采访任务完成之后,各方媒体记者可以根据情况考虑离开灾区了,以便为灾区救援和灾后安置工作留下更大空间。记者离开灾区以后,也可以选择在成都驻守,因为那里设有芦山地震应急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每天都有新闻发布,且全面迅速。

侯雄飞说,“现在的新闻报道已经很充分了,我们理解记者的辛苦和爱心,也希望记者能理解救灾人员需要更大工作空间。”

这次震灾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房屋倒塌,据侯雄飞介绍,农村房屋倒塌率高达95%。(中新社四川芦山4月23日电/记者 孙宇挺)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