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记者密度大于汶川时期致“爱心拥堵”
www.fjnet.cn 2013-04-23 14:19 孙宇挺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四川芦山4月23日电 (记者 孙宇挺)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侯雄飞,23日在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区芦山县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在芦山地震灾区的记者超过一千人,密度大于汶川大地震时期,对灾区救援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他更愿意将之称作“爱心拥堵”。 侯雄飞表示,此次地震的新闻报道工作积极有序有效,报道快速充分。灾情发生后国内外新闻工作者都赶赴震灾现场,报道灾情,让社会了解这里发生的事情,新闻工作者尽到了社会责任。 据侯雄飞介绍,现在地震灾区有一千多名记者,包括在宣传部门有登记的境外记者170多人,有登记的境内记者800多人,还有一些没有与新闻宣传部门联系直接进灾区采访的媒体记者,估计大约有一百余人。这还不包括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 侯雄飞说,此次媒体报道快速且全面,从抢救生命、受灾民众安置、伤员救治、交通保障等方面予以全面快速报道。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同灾区民众和救援队员一样辛苦,且冒着很大的危险,“我们感谢新闻工作者不怕苦不怕危险的精神。” 侯雄飞表示,媒体工作者在这里传递爱心,但由于人数众多,对灾区救援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当前灾区800平方公里土地上出现了1000多名记者,这个密度甚至比当年汶川大地震时候的还高。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报道中,最多时有3900多名记者出现在那片10万平方公里的灾区土地上,但这次的密度显然要比当时的还大。 由于灾区通道本来就窄,交通状况也不好,过多的媒体采访容易导致救灾通道拥堵,侯雄飞将之称作为“爱心拥堵”。 侯雄飞呼吁,为了更好地抗震救灾,为了抗震救灾科学、有序、有效进行,在采访任务完成之后,各方媒体记者可以根据情况考虑离开灾区了,以便为灾区救援和灾后安置工作留下更大空间。记者离开灾区以后,也可以选择在成都驻守,因为那里设有芦山地震应急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每天都有新闻发布,且全面迅速。 侯雄飞说,“现在的新闻报道已经很充分了,我们理解记者的辛苦和爱心,也希望记者能理解救灾人员需要更大工作空间。” 这次震灾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房屋倒塌,据侯雄飞介绍,农村房屋倒塌率高达95%。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3]地震核心区遥感结果:龙门乡受损情况最为严重
- [ 04-23]公安消防部队黄金72小时救出150名生还者
- [ 04-23]世界媒体肯定中国救援 中国灾难应急机制正在成熟
- [ 04-23]民间力量如何合理援助灾区 各国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 [ 04-23]灾区孕妇获救后生下男婴 孩子取名“向军”(图)
- [ 04-23]资阳特警队员戴家祥宝兴搬运药品时晕倒坠地
- [ 04-23]民政部再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增调3万顶帐篷
- [ 04-23]公安部前线指挥部发起抢救生命总攻 扩大搜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