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芦山,有一种温暖在蔓延
www.fjnet.cn 2013-04-21 09:18 叶建平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四川芦山4月21日电(记者 叶建平)21日凌晨4时,夜很深了,但四川芦山县城却格外“热闹”:耳旁是发电机的轰鸣,眼前是通讯部门的保障车辆,各个指挥部里人们仍在紧张地部署着抢险救灾,就连余震也没有“休息”。 一天过去了,静下心来,眼泪悄然滑落。道路中断,房屋倒塌,160条生命在瞬间陨逝……一个个场景,勾起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汶川地震的回忆。 不过,回想起一天所见所闻,让人欣慰的是,灾区有一种温暖在蔓延——党委政府大灾救援的迅速响应、社会各界人士的无边大爱。 我是自驾车从四川乐山市赶往地震灾区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连续赶路,油箱报警不得不进入雅安市名山区加油。高速出口处,当我交上卡片,一句“免单,请通行”让人感动。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实施了此类保障性政策。 进入城里,交通有些堵塞。原来,由于停电,仅有一、两家加油站可以使用,大家都往那里赶。加油站外,汽车排成了长龙,但却给救援车辆留出了一条专用通道,还有一些市民自发地在进出口处指挥着交通。 从名山到芦山的路上,不时有救护车从灾区向外呼啸而过,一些救援车辆和挖掘机也正陆续向灾区驶进。广播中传来消息,应急救援通道已经开设,为抢救伤员、运送物资等提供了保障。 路上,不时遇到一些老百姓站在路旁,手里拿着矿泉水——原来,那是给救援车辆免费提供的。 在一个路口,一名小伙子拦住了我的车。他叫蔡坤君,今年34岁,是一名退伍转业军人。汶川地震时,他在广东打工,很遗憾没来当成志愿者。这次地震,他正在成都,立即赶往了灾区。 与蔡坤君一样,正准备骑行川藏线的5名驴友,震后立即搭乘班车从成都赶到芦山。记者在重灾乡镇龙门乡遇到他们时,他们正在帮助一些老乡搬东西。 前往龙门乡的道路由于车多堵塞,只能搭乘摩托车前往。一名姓余的车主听说我要到受灾最重的龙门乡去采访,立即同意送我一程。 路上,我了解到他家就在龙门乡,虽然家里没有人员伤亡,但房屋也成了危房,家人刚刚转送到县城等待他安顿。然而,只要有人想进去,他还是非常乐意帮忙。原因很简单,希望让更多的人能进到灾区救援。 从龙门乡返回县城,天色已黑。我又随手招了一辆汽车。刚问“到芦山吗?”窗里探出个头来,“快,从左边上车”。上车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要让我绕到左门上车。原来,车右边门和窗都已被砸得严重变形,就连挡风玻璃都成了“蜘蛛网”。 车上是县水务局的副局长张伟和司机高治东,车子还是高司机的私家车。他们从上午8时就出来巡查灾情,直到晚上还颗粒未进。抵达县城,张伟又急忙赶到另一处单位去了解情况。 “你的水快没了,换一瓶吧!”一句话打断了我的回想。一名中年女子笑着拿了瓶矿泉水,硬塞进了我的背包。 这,就是温暖。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1]地震局公布厦门42处避难所 房屋抗震设防等级7度
- [ 04-21]地震过后芦山县城"伤得"不轻 19岁小伙徒手刨出母亲
- [ 04-21]遭遇地震时如何科学自救
- [ 04-21]作家李承鹏昨来厦签售 得知家乡地震连夜回雅安
- [ 04-21]中国地震局:芦山地震已记录到余震10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