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债市反腐进入“深水区” 多位行业“大佬”陆续被查

2013-04-20 10:51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黄晓夏 黄晓夏  
分享到:

债市大案

暴露监管盲点

4月份以来,债券市场连续曝出大案,多位大佬级人物被警方调查,使得债券市场这个此前公众较为陌生的领域,逐步暴露在聚光灯下。

央行的监控数据来看,今年2月份,债券市场的同业拆借交易量为2.8万亿,债券质押式回购成交9.85万亿,现券交易成交5.2万亿元。而2月份A股市场的总成交量只有1.5万亿元。显然,债券市场尽管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但其交易规模要远大于股市。如此大规模的交易,就为债市内的“老鼠仓”、“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这几年,银行、股市的监管制度日益完善:银行方面,大型银行都建立了严格的内部合规体系;基金公司则普遍建立起了公平交易制度,交易所对明显有失公平的交易也能及时发现,并上报证监会采取监管措施。

而在银行间债市领域,却存在较大的监管盲点,使得这个领域灰色地带丛生,存在着以上下级、亲属、同学和老同事等裙带关系相结合的利益共同体。这些人员利用债市一对一撮合的交易方式以及监管上的盲区,操纵机构自营账户和资产管理账户,轻则调节利润、重则搞利益输送,达到非法侵占的目的。单个交易方的非法获利往往短短几个交易日就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有业内人士在微博中透露,债市的“老鼠仓”长期得不到有效监管。加上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银行间市场的头寸和交易也是监管盲区。如果再不整治,很有可能引发债市的系统性风险。相关部门这次刮起监管风暴,显然是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