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热线:公务员,只是一种选择
2013-04-16 09:3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城”内人:不好言说的压力 2008年,小李经过“厮杀”,顺利成为北京市某局的公务员,捧上了“金饭碗”。但他发现,这“金”的成色与他想象的落差不小。 如今回想起来,来自河南的小李认为,当初之所以放弃外企高薪,转投公务员,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传统观念,“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原腹地仍根深蒂固,考上公务员就意味着“有出息”,成为家族的荣耀;还有一个是稳定,“外企尽管挣得多,但流动性强,看不到未来。” 尽管之前对公务员工资低有所了解,但第一个月发工资,还是让小李有些吃惊。试用期工资只有2000多元钱,大概只相当于他在外企时的零头。即使转正之后,也只能拿到四五千元钱。 网上总有公务员福利有多好的曝帖,每次看到小李都会有些郁闷:“除了年底有8000元绩效,端午节发粽子、中秋发月饼,就没有别的了。”小李听同事说,以前逢年过节还发张1000元的购物卡,自从北京市实行“阳光工资”以后,一律取消了。 对于工作状态,小李也没想到。“一张报纸一杯茶”的公务员生活,原来只是传说。机关里的年轻人承担大量事务性工作,加班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最让他郁闷的是,加班并不解决问题:“活干完了马上就又来,源源不断。”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加班:领导没走,年轻人也都不太好意思走,“总得表现一下嘛!” 对小李来说,进机关给他带来的最切实的利益,便是一套房子。当然,不是因为公务员的身份,单位已取消福利分房,但因此获得的北京市户口,让他可以认购“两限房”,经过3年的社会大排队,2012年他终于买到东五环外的一套“两限房”。 2007年,在某中直机关工作5年的小郑,以低于市场价2000元的价格,买到了位于北京西南三环的经济适用房。但这个房子并未让小郑感觉有多高兴——他差不多是留京的同学里最后买到房子的,在等待的时间里,房价已节节升高,因此,他买房的价格,比同学当初买的还要贵。 小郑说,机关里的年轻人流传一句话:“10年之内不要参加同学聚会。”如今他已毕业超过10年,已是副处级干部,但仍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原因是常常会遭到同学奚落,“腐败”、“安逸”、“爽”,尽管都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出,但还是让经常周末加班的小郑情难以堪。 在小郑看来,跟处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年轻公务员同样是“压力山大”的一群:不仅要面对各种工作考核、面对升职的艰难,还要面对来自社会舆论对这个职业越来越高的要求。 |
相关阅读:
- [ 01-07]国考公布分数线 今起可查成绩
- [ 01-07]2013年国考笔试成绩今天公布 作弊"黑名单"启用
- [ 01-07]男子网上发“枪照”引来警察 自制土枪被收缴
- [ 01-07]“国考”笔试成绩今起可查询 明日可申请调剂
- [ 11-30]26岁男子考公务员6度失利致抑郁申请退休
- [ 11-30]探访国考阅卷基地 扫描室内手机信号消失
- [ 11-28]男子坐豪车考公务员 华媒吁考试前先认清“路”
- [ 11-26]国考弃考记入诚信档案系误读 放弃面试才入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